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部落格

部落格
H:blog於19971217創立術語,網路紀錄檔,至今已近10年。20181104W7錄。
維基百科介紹:
部落格(英語:Blog)是一種由個人管理、張貼新的文章、圖片或影片的網站或線上日記,用來紀錄、抒發情感或分享資訊[1]。部落格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

Quick facts: 中國大陸, 臺灣…

「部落格」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國大陸博客臺灣部落格、網誌港澳網誌馬新部落格、網誌

Close

許多部落格作者專注評論特定的議題或新聞,其他則作為個人日記。一個典型的部落格結合了文字、影像、其他部落格或網站的超連結、及其它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是許多部落格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部落格內容以文字為主,也有一些部落格專注藝術、攝影、影片、音樂、Podcast等各種主題。部落格是社會媒體網路的一部分。

種類

部落格有許多種類。種類不只是根據內容,同時也根據編寫部落格的方法區分。
以作者身分區分:

個人部落格

個人部落格是個人持續性的日記或評論。它是最傳統也是最常見的部落格。個人部落格作者一般注重部落格的內容,即使他們的部落格從來沒有被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閱讀過。部落格經常不只是一個溝通的方法,它們成為了一種反映生活的方法或藝術創作。編寫部落格可以抒發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很少個人部落格出名和成為主流,但一些個人部落格很快就聚集了許多讀者。

公司部落格

部落格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作為私人用途,但也可以作為商業用途。用於公司內部,以增進聯絡和文化,或對外作為行銷、品牌推廣或公共關係等目的,稱為公司部落格。
依照內容Category:一些部落格集中於某一個特定的課題,如政治部落格、經濟部落格、圖片部落格、影片部落格(Podcast)、旅遊部落格、居家部落格、時尚部落格、專案部落格和教育部落格。

社區與目錄

部落格空間:所有部落格的集體社群稱為部落格空間。因為所有的部落格按定義而言必定在網際網路上,它們可被視為相互連接並形成一個社會網路。「在部落格空間」的討論已被媒體用來作為對公眾對各種課題的意見的衡量。
部落格搜尋引擎:幾個部落格搜尋引擎被用來搜尋部落格內容,例如Google BlogSearch、Bloglines、BlogScope和Technorati。Google BlogSearch是其中最流行的部落格搜尋引擎,它提供了關於用來對部落格內容分類的流行的搜尋及標籤的資訊。研究社群正在研究如何突破簡單關鍵字搜尋,如發明航行於呈現在部落格空間的大量資訊的新方法,像BlogScope所展示的那樣。
部落格社群和目錄:一些虛擬社群把人們與部落格作者及部落格作者與部落格作者聯絡起來,如BlogCatalog和MyBlogLog。
部落格與廣告:部落格作者為了經濟上的利益經常會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打廣告。部落格的流行也使「假部落格」誕生。「假部落格」是一間公司為了推銷某一產品所使用的工具。

流行

研究人員已經分析了部落格怎樣變成流行的動態。本質上有兩種流行:參照的流行及附屬的流行。基本的結論是參照或許比附屬更具指標性,因為它們代表了那些閱讀部落格的人們覺得該部落格有價值或在某一情況下值得參照。[2]
Google BlogSearch使用智慧型演算法選擇所有部落格中最熱門的話題和相關貼文放在首頁上。Technorati依部落格受到外部連結的數量來替部落格排名。Alexa Internet則是按Alexa工具列使用者點閱量來替部落格排名。在2006年8月,Technorati發現通向徐靜蕾部落格的連接數量最多。[3]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指出該部落格訪客數量超過五千萬人次,並聲稱該部落格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部落格。Technorati則認為波音是最多人閱讀的部落格。[3]

與傳媒之間的模糊

許多部落格作者,尤其是民間記者,將自己與傳媒區分開來,但也有些部落格作者是傳媒的成員。一些團體認為編寫部落格是一個「突破過濾」的方法,將資訊直接傳達給公眾。一些評論員擔心部落格作者既不尊重版權也不尊重傳媒提供社會可信的新聞的角色。
許多部落格作者按照自己的部落格出版書籍。在2005年,布魯克獎開始被頒發給出版最好的按照部落格出版書的作者。[4]然而,這些書籍往往不像他們的部落格般受歡迎。只有Tucker Max成功進入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5]

編寫網誌的優點

本章節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添加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紀錄個人生活點滴

如同日記一般,事實上,部落格 (blog) 原本的字義 (weblog) 就是網路日誌 (web + log),可將自己每日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並且跟朋友或網友們分享。

許多部落格系統商提供豐富的自訂畫面裝飾功能,讓不熟悉網頁製作的用戶也能製作自訂網頁。

傳達個人自由思想

部落格是個自由的空間,可依照個人自由意志去撰寫任意的內容,傳達個人的自由思想,舉凡政治、經濟、社論、科技等等,在民主自由國度也常出現批評政府施政為主題的部落格,不過要注意言論之中是否有牽涉到法律誹謗、妨礙風化、智慧財產權等問題。

抒發與分享個人情緒

部落格常用來抒發個人情緒,把生活中的不滿、鬱悶或憤怒宣洩到部落格上,或是與網路上的網友們分享個人開心的心情。

分享與交流知識、技術

如果有專長、興趣的人,可以藉由撰寫部落格來分享自己的知識與技術,並和網路上的網友交流討論。

認識同好、結交朋友

藉由部落格的社群性質可以吸引興趣或性格相合的網友來觀看,並且藉此認識結交新朋友。

分享創作文學、繪圖作品

藉由部落格可分享自己的文學創作或圖像作品,並供網友們觀看取用。創作者獲得與閱聽者在網路上溝通的機會,進而擴大參與和影響。

醫學價值

科學家早已知道寫下自己的個人經驗是具有醫學價值的。部落格提供了一個方便紀錄個人經驗的管道。研究顯示它可幫助記憶和睡眠、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動、減少愛滋病患者病毒量,甚至可以加速手術後的復原。[6]

編寫博客的風險

部落格的出現已經導致了許多法律問題和無法預知的結果。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議題是部落格作者可能在意或無意間公布了專利或機密的資訊。另一個受到關注的議題是部份部落格內容也會涉及誹謗。第三個受到關注的議題是因為作者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工作環境或私人生活,因而遭到解職或其他不利的結果。以下列舉了一些編寫部落格時可能導致的無法預知的後果。

誹謗及其他法律責任

一些部落格作者因涉及誹謗及其它法律訴訟而被帶上法庭。但判決卻不一。在此聲明,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在一般情況下無需為部落格的內容負責。

許多部落格提供現成的留言板程式可以套用,讓作者能和網友互動,但也產生很多司法糾紛。

在美國John Doe及Patric Cahill案例中,德拉瓦州最高法院認為必須遵守嚴格的標準,以揭穿匿名作者的身分,法官並沒有將該案交給一審法院重審,反而是採取了非常手段來駁回該案(因為在美國誹謗法中並無此先例)。在一個奇怪的轉折之下,Cahill有辦法得到John Doe的真實身分,Doe即是Cahill所懷疑的人,其為該市的市長,也是Cahill的政治上的競爭者。最後Cahill修改了他原來的控訴,而市長選擇庭外和解。[7]
2007年1月,馬來西亞兩位著名政治部落格作者黃泉安和Ahirudin Attan因涉及誹謗被親政府報社--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有限公司(New Straits Time Press (Malaysia) Berhad)的Kalimullah bin Masheerul Hassan、Hishamuddin bin Aun和Brenden John a/l John Pereira給起訴。原告得到政府的支援。[8]在該案之後,馬來西亞政府建議「登記」該國內所有的部落格作者的真實姓名,以便於控管損害他人利益者。[9]此例馬來西亞第一宗對部落格作者的訴訟案。
在英國,一位學院講師在部落格中用許多不尊敬的名稱來稱呼一名政治人物(他也在這一部落格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包括「納粹」。該名政治人物透過ISP找到了該匿名講師的真實姓名,並成功地以1萬元英鎊的名譽損失和7千元英鎊的費用起訴此位講師。[10]
2005年在美國,部落格作者Aaron Wall因涉及誹謗和公開商業機密而被Traffic Power起訴。[11]根據《Wired》(一本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出版的雜誌)中的描述,Traffic Power以「因為被聲稱不正當地操縱搜尋引擎結果而遭到Google禁止」。[12] Wall和其他「白帽」搜尋引擎最佳化顧問已揭露了他們聲稱為了保護大眾的做法。該訴訟案被許多部落格作者關注,因為她回答了誰應為部落格上的意見負責的問題。[13]此案因為缺少個人審判權而被駁回,而Traffic Power也沒能在允許時間內提出上訴。[14][15][16][17]

工作

一般情況下,隱藏部落格作者的姓名或其工作地點,已被證實無法有效保護部落格作者的隱私。[18]描述了關於工作地點資訊的部落格作者及其部落格內容導致了影響雇員形象的問題,因為他們的部落格可影響僱主對這些雇員的看法。
達美航空的服務員Ellen Simonetti被公司解僱,因為她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張貼一張她自己穿著制服的相片,並下標題為「空中女王:一位空中服務員的日記(Queen of Sky: Diary of a Flight Attendant)」,而其僱主認為其行為不當。[19][20]該案件突顯了個人部落格的編寫與「表達對僱主的權力及責任」之言論自由的問題,因此倍受媒體關注。Simonetti以「不正當的解職、人格的誹謗及未來薪水的損失」起訴該公司。該案因達美航空的破產而遭到延遲處理(court docket)。
2006年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終身進階講師Erik Ringmar被其部門主管命令關閉其部落格。因為他在部落格中討論了該校的教育品質。[21]
達拉斯小牛隊的老闆馬克·庫班在2006年NBA延長賽中,因為在球場上及其部落格中批評NBA官員而被罰款。[22]
Mark Jen在2005年被Google雇用10天後就被解僱,因為他在部落格中討論公司機密。[23]
在印度,部落格作者Gaurav Sabnis從IIBM(一所管理學校)中辭職。因為他在他的部落格中發表的關於IIBM的錯誤聲明導致IIBM的管理層威脅要燒毀他們的IBM筆記型電腦作為對他的抗議。[24]
Jessica Cutler在被聘為國會助理時在她的部落格中描述她的性生活。在她的部落格被發現之後,她就被解聘了。[25]根據她的部落格和經驗,她寫了一部小說,書名為《The Washingtonienne: A Novel》。Cutler被她其中一位前任情人起訴。該案判斷了部落格作者需要保護生活中的夥伴的隱私到什麼程度。[26]
Catherine Sanderson因為編寫部落格而失去了她在巴黎在一間英國會計公司的工作。[27]儘管她在自己的部落格中以匿名方式描述該事件,其中一些對公司及其職員的描述並不討喜。然而,她贏得了該公司對她的賠償。[28]
另一方面,Penelope Trunk在2006年在Globe中指出很多部落格作者是專業人士,一個好的部落格其實可以幫助吸引僱主。

政治上的危險

編寫部落格有時在政治敏感的地方會產生無法預知的後果。部落格比廣播甚至是印刷媒體更難被控制。因此集權主義和其政權經常壓制部落格或懲罰擁有部落格的人。
在新加坡,兩位華裔人士因為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反回教評論而在煽動法令下遭監禁。[29]
埃及部落格作者Kareem Armer透過其部落格侮辱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回教組織的罪名被起訴。這是埃及歷史上第一次有部落格作者遭到起訴。經過在亞歷山大港的短暫的審判期後,該部落格作者被判有罪,因侮辱回教和煽動而被監禁三年,侮辱穆巴拉克而被監禁一年。[30]
聯合國對蘇丹的特別代表Jan Pronk在自己的個人部落格發表對蘇丹武裝部隊的看法後,收到了在三天內離開蘇丹的通知。蘇丹軍隊已經將其驅逐出境。[31][32][33]

個人安全

編寫部落格的不幸的結果之一,便是部落格作者有可能受到攻擊或威脅,有時卻沒有明顯的原因。無惡意部落格Creating Passionate Users的作者Kathy Sierra曾經是兇惡威脅和對女人的侮辱的目標,因其擔心自身的安全,因此取消了她在聖地牙哥的科技會議演說。[34]儘管匿名並不能有效地隱藏部落格作者的身分,攻擊和威脅部落格作者的網路小白卻因匿名而變得更有膽量。Sierra及其支持者開啟了線上討論,以對抗罵人的網路行為,[35]並提出了部落格作者的行為規範。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08年12月)<

歷史


Jorn Barger於1997年12月17日創造了術語「網路紀錄檔」(Weblog)。[36]而「Weblog」的縮寫「blog」則是由Peter Merholz創造的,當時他開玩笑地將「Weblog」在他的部落格Peterme.com的側邊欄變成詞組「we blog」。[37][38][39]「Blog」很快就當成是名詞和動詞。(Blog可以表示編寫部落格,也可以表示部落格。)

起源

在部落格流行前網路虛擬社群透過許多方式,包括Usenet及線上商業服務,例如GEnie、BiX、早期的CompuServe、郵寄清單BBS聊天室。以及90年代的網路論壇軟體,例如WebEx等來交流訊息。
現代部落格是線上日記演化而成的,在線上日記中可記錄個人的生活和圖片。而大部分作者稱自己為日記作者或記者。1994年,當Justin Hall還在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就讀的時候,就開始編寫個人部落格。目前普遍上認為他是最早的部落格作者之一。[40] Dave Winer的部落格也被譽為最老及維持最久的部落格之一。[41][42]
早期的部落格只是通過手動更新的一般性網站。然而工具的改進,幫助更多的、比較缺乏技術的人們可以編寫部落格,並能以時間倒序的排列方式,來製作和維護張貼的文章。任何人都可以編寫自己的部落格。例如現在編寫部落格的典型作法就是使用瀏覽器表單直接編輯。部落格可以被寄存在專門的部落格寄存供應商的伺服器,也可以使用部落格製作軟體來維護,例如WordPressMovable TypeBloggerLiveJournal,或自行上傳內容到一般的網頁寄存服務商伺服器

流行

隨著部落格技術發展的成熟和各部落格代管商的陸續出現,部落格的應用在1999年後開始流傳,同時也出現了最早的離線發布工具軟體,此兩種原因將其流行性更進一步推廣,以下為大略發展:

1998年10月,Open Diary於推出後,該站點迅用戶增加到上千個部落格。這網站成為了第一個能在別人部落格上留下評論的互動式部落格代管商。


1999年3月,由著名部落格作者Brad Fitzpatrick創立了LiveJournal


1999年7月,Andrew Smales創立了Pitas.com,該站點開發了一個較容易在某個網站上嵌入「新聞頁」的工具,1999年9月,該站點又推出了較貼近於個人活動的紀錄檔社群Diaryland。


1999年8月,Evan Williams和Meg Hourihan推出了blogger.com,此站點於2003年2月被Google公司收購。


中文譯名差異

維基新聞相關報導:
中國發生多起部落格版權官司

部落格最初的名稱是Weblog,由web和log兩個單詞組成,按字面意思就是網路日記,後來喜歡新名詞的人把這個詞的發音故意改了一下,讀成we blog,由此,blog這個詞被創造出來。中文意思即網誌或網路日誌,不過,在中國大陸有人往往也將Blog本身和blogger(即部落格作者)均音譯為「博客」。「博客」有較深的涵義:「博」為「廣博」;「客」不單是「blogger」更有「好客」之意,看Blog的人都是「客」。而在台灣,則音譯成「部落格」或「網誌」,書寫者為「部落客」,認為Blog本身有社群群組的意含在內,藉由Blog可以將網路上網友集結成一個大部落,成為另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自由媒體。

提供網誌服務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

Blogger:為Google於2003年收購的部落格書寫和發布服務網站,歷史悠久。自訂性相當高,且無廣告。為最大部落格平台之一。


WordPress:為Automattic於2005年11月21日公開的部落格書寫和發布服務網站。自訂性相當高,且無廣告。為最大部落格平台之一。


Xanga:一個提供部落格代管服務的網站,服務包括攝影部落格,部落格及社交網路服務。


LiveJournal:在線專欄是歷史悠久的部落格網站,以開源、無廣告為特色,在各種平台中都有好用的客戶端。


中國大陸

新浪博客新浪提供的部落格服務,以名人部落格為特色。


搜狐博客搜狐提供的部落格。


Blogbus:中國大陸第一家Blog代管服務商(Blog Service Provider),也是首家商業運作、提供收費服務的中文Blog網站。


香港

U Blog:為香港經濟日報旗下U Lifestyle於2014年6月12日開設之部落格平台網站,致力提供一個自由免費平台,讓部落格分享旅遊、美容、飲食及其他各類優質生活相關體驗,促進生活資訊交流。


Mysinablog:香港新浪網提供的Blog服務。


Qooza網路日誌:許多香港年輕人愛用的部落格網站。


台灣

痞客邦:又名Pixnet,為城邦出版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經營。


Xuite日誌:支援繁簡體中文的部落格系統,為中華電信Hinet所經營。


yam天空部落:台灣的容量無上限免費空間網站,由yam蕃薯藤經營。


PCHome個人新聞台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旗下的Blog服務,自2000年啟用至今,歷史悠久。


今日新聞部落格今日新聞網提供的部落格服務,又稱為NowNews部落格。


中時部落格中時電子報提供的部落格服務。


優仕網部落格:優仕網提供的部落格服務。


udn部落格:由聯合新聞網經營的部落格服務,結合個人創作與社群交流特色的BSP平台。


艾比索直書部落格:由艾比索經營的部落格服務,直書、圖文版面、社群互動為其特色。


已經關閉

百度空間百度提供的部落格個人相簿集合,現已經關閉。


Windows Live Spaces:為Windows Live旗下的部落格書寫網站,原名MSN Spaces。2010年9月28日,微軟正式宣布終止Windows Live Spaces(共用空間)部落格服務,近3000萬原有帳戶將被遷移WordPress.com。而在中國大陸地區,存取WordPress.com存在不穩定現象,官方認可的遷移合作夥伴為新浪博客[來源請求]


網誌工具

b2evolution(英語:b2evolution):部落格寫作軟體,為部落格興起初期部落格工具B2的新版本。


Bloglines:提供免費的在線部落格管理與閱讀服務。


Bo-blog:同時支援簡繁體中文的部落格系統,基於PHP+MYSQL空間。


collablog:部落格系統軟體(PHP+MySQL),支援utf8、微格式、多用戶與共筆。


Drivel(英語:Drivel):LiveJournal客戶端的GNU/Linux版本,使用GNOME/Gtk+2.0。


exBlog:部落格寫作軟體。


F2blog:F2blog是以utf8編寫,有中文簡繁體及英文。


LifeType:以PHP及MySQL製作的部落格寫作軟體,原名pLog。


MovableType:部落格寫作軟體。


nirvana:nirvana是一個多用戶Blog程式,使用ASP開發。


Nooto:Nooto是一個多用戶Blog程式,使用Ruby on Rails開發。


Nucleus CMS(英語:Nucleus CMS):部落格寫作軟體


Performancing:Mozilla Firefox的外掛程式,方便用戶在本地寫作。


PJBlog:同時支援簡繁體中文的部落格系統,功能相當完整多元。


Semagic:LiveJournal客戶端的Windows版本。


Tatter Tools:部落格寫作軟體(PHP+MySQL)。


Textcube:部落格寫作軟體(PHP+MySQL)。


Typecho:部落格寫作軟體(PHP+MySQL)。


Technorati:著名的部落格搜尋網站。


WordPress:開源的部落格寫作軟體,有著相當多的外掛程式資源,可以方便地擴充自身功能(PHP+MySQL)。


Ghost:開源的部落格寫作軟體,小巧精悍,使用Markdown書寫(Node.js+SQLite)。


參考文獻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Rebecca,weblogs: 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2000-09-07 (英語).


外部連結

查詢維基詞典中的博客

2008-2009中國部落格市場及部落格行為研究報告


緒論:什麼是部落格?


了解更多有關部落格寫作軟體b2evolution(英文)


參見

網際網路主題


部落客


中國部落格第一案


微部落格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屍落之城

屍落之城
H:20181029W1晚上18:25在國賓看屍落之城到20:30結束。滿城屍横遍野。
維基百科介紹:
《屍落之城》(韓語:창궐/猖獗;英語:Rampant),是2018年上映的一部韓國時代動作喪屍電影。電影定於2018年10月25日上映。


Quick facts: 語言, 臺灣 …

屍落之城
창궐
Rampant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導演金成勳監製金南洙編劇黃祖允主演

炫彬


張東健


製片商Leeyang Film片長121分鐘[1]產地 韓國語言韓語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2018年10月25日
2018年10月26日
2018年11月1日發行商Next Entertainment World(韓語:넥스트엔터테인먼트월드)預算170億韓元[2]各地片名中國大陸猖獗香港屍殺帝國臺灣屍落之城

Close

演員

炫彬 飾演 李清[3]


張東健 飾演 金子俊[4]


李善彬 飾演 朴德熙[5]


金義聖 飾演 李朝


鄭滿植


徐智慧


趙宇鎮 飾演 朴宗司


趙達煥 飾演 大吉


許成泰(韓語:허성태


韓智恩[6]


朴真宇(韓語:박진우 (1973년)


鄭惟安(韓語:정유안[7]


許俊碩[8]


尹瑞


金泰勳(韓語:김태훈 (1966년)


白秀章(韓語:백수장


李亨元(韓語:이형원 (배우)


特別出演

金柱赫金太祐飾演 世子[9][10]


參考資料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外部連結

NAVER電影 - 屍落之城(韓文)


Daum電影 - 屍落之城(韓文)


Movist - 屍落之城(韓文)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H:20181028W7,14:00祭典開始!
維基百科介紹: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東港人稱東港迎王(臺羅:Tang-káng ngiâ ông),是臺灣屏東縣東港鎮中一種知名的地方祭典,迎接代天巡狩的五位王爺神(千歲爺),前來掃蕩瘟疫、驅除惡靈


Quick facts: 登錄名稱, 登錄等級 …

東港迎王
Tang-káng ngiâ ông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代天巡狩「大千歲」駐蹕時的行宮「代天府」

登錄名稱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登錄等級國定重要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類別信仰登錄公告日期2008年11月12日(一般) 
2010年6月18日(重要)位置屏東縣東港鎮舉辦時間三年一科
每逢丑、辰、未、戌年農曆八月或九月官方網站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2008)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2010)

Close

臺灣民間信仰中,王爺神玉皇大帝敕令保境安民,東港除了在地的各府王爺、千歲爺(以東港東隆宮主祀的溫府千歲為首),還認為每三年,玉皇大帝會派遣五位千歲爺(稱大千歲、二千歲、三千歲、四千歲、五千歲,以大千歲為領導者)到東港「代天巡狩」,故要舉行迎王祭典,東港人稱東港迎王,東港以海業為主,擁有許多臥虎藏龍的造船匠師,這些師傅在溫王爺指示的王船建造期間,都會放下手邊工作義務進行建造工程,故東港王船相較其他鄉鎮來的更壯觀,更精美,以致於讓多數外地人易將焦點誤放在「燒王船」,而誤稱迎王平安祭典為王船祭,此祭典已於2011年申請國家無形資產同年向外界正名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事實上王船隻是迎王祭典中最後千歲爺押煞離境的交通工具,主事者會將五位千歲爺神位迎至「王船」之上,堆疊壽金焚化,送神歸天。
本祭典三年一次,由東港東隆宮主祀的溫府王爺,與全鎭七角頭的所有神明與檀越共同合作之下,進行迎送「代天巡狩」的五位千歲爺

迎王科儀


Quick facts: 全漢, 全羅 …


東港迎王閩南語名稱?全漢東港迎王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全羅Tang-káng ngiâ ông 
Tang-káng ngiâ ông-pîng-an-tsè-tián

Close

每當迎王祭典圓滿結束後,祭典司職人員便會舉辦犒勞的「福宴」。宴中,眾角頭在溫府千歲前,用抽籤方式,遴選下一科迎王祭典,各角頭之司職任務。首先祭典前三年為「職務分配與遴選總理」,而祭典前一年進行「中軍府安座」、「王船建造與開光」。
迎王祭典前一個月開始「進表」、「設置代天府」。儀式第一日「請水」、「過火」,第二至第五日為「出巡遶境」、第六日為「王船法會」、「祀王、敬王」,第七日「遷船遶境」、「宴王大典」、「添儎」、「和瘟押煞」,第八日「送王」[1]
第一日請水當日,祀王、敬王儀式後,必須在子時前,將王爺神移到開基大清府嘉蓮宮或大清府舊嘉蓮宮兩座嘉蓮宮之一過夜,直到卯時才迎回東港的其他王爺廟,稱為「大清府過王令」[2]

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民俗活動,獲得文建會(今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活動,2011年11月26日(農曆十一月初二)上午十一時頒發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證書。


東港七角頭轎班



下頭角


安海街


埔仔角


頂頭角


下中街


崙仔頂角


歷科大千歲


台灣戰後,歷科大千歲尊姓:


More information: 民國年, 西元年…

外部連結



東港東隆宮:迎王祭典


財團法人東港東隆宮


相關條目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公元2000

公元2000
H:20181027W6龍祥電影上演。
維基百科介紹
《公元2000》(英語:2000 AD)是一部於2000年上映的華語電影,此電影為香港與新加坡合作出品,由陳嘉上擔任執導。

Quick facts: 剪輯, 票房 …

公元2000
2000 AD基本資料導演陳嘉上監製莊 澄
蘇志鴻
梁家豪編劇陳嘉上
Stu Zicherman故事陳嘉上
Stu Zicherman主演郭富城
吳彥祖
郭妃麗
賴興祥
連 凱配樂梅林茂攝影黃岳泰HKSC剪輯陳祺合HKSE製片商寰亞電影有限公司出品
新傳媒星霖電影私人有限公司 出品
仝人製作社有限公司 攝製片長103 分鐘產地 香港
 新加坡語言粵語為主,部分有國語和英語發音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

2000年2月3日

發行商寰亞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票房香港:HK$13,698,313.00[1][2]

Close

劇情內容

Gregory(呂良偉飾)是個Y2K專家,在他蔽蔭下弟弟Peter(郭富城飾)生活完全無憂,一味沉浸在電腦世界,像個長不大的小孩。沒想到,當公元2000年來臨,世界全變了樣,只能在電影中才可看到的特種部隊突然闖入他家!

演員表

郭富城 飾 Peter Li

吳彥祖 飾 Benny

郭妃麗 飾 Salina

賴興祥 飾 Eric

連 凱 飾 Kelvin

蔡樂芝 飾 Janet

呂良偉 飾 Greg Li

吳鎮宇 飾 Ronald Ng

許美珍 飾 Theresa

盧惠光 飾 狙擊手

何華超 飾 政府保安科人員

李思捷 飾 友人甲

陸劍青 飾 銀行職員

參考資料

台語打油詩

張錦貴教授很爆笑的演講
如何經營一個家
說的好有道理!!                                                                                    https://youtu.be/RPZPky9iSlw                                                                                      老公要看,老婆更要看
逆向思考『彼思樂』蝦米事業攏ㄟ通!!

(squared NEW)(Apple)很有意思的台語對句,老祖先的經驗好幽默 :)

***嫁著 (骨力尪),同心致富三五冬;
***嫁著(貧彈尪),火燒菇寮全無望;
***嫁著(散赤尪),米甕訂訂攏空空;
***嫁著(鱸鰻尪),心臟像佇爆米香;
***嫁著(博撽尪),勤勤儉儉無彩工;
***嫁著(風流尪),心情鬱卒袂輕鬆,
***嫁著(歹歹尪),認真打拼吃袂空。

(face with flower)娶到(水水某),歸暝免睏免穿褲;
(Sally)娶到(賢慧某),卡好三個天公祖;
(drooling)娶到(有錢某),對著事業有幫助;   
(blue face)娶到(疝者某),勤儉持家好照顧;
(Moon unamused)娶到(懶惰某),吃飽七桃嫌辛苦;
(blue face)娶到(博撽某),訂訂出入拘留所;
(bitter smile)娶到(赤查某),親像惹熊又惹虎。

異星引力

異星引力
維基百科介紹:
《異星引力》(俄語:Притяжение,英語:Prityazhenie,或記作Attraction)是一部2017年俄羅斯科幻片,由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和監製,艾琳娜·史塔薛包姆、亞歷山大·佩托洛夫、歐列格·米契可夫(英語:Oleg Menshikov)與里諾爾·穆卡梅托夫主演。


Quick facts: 產地, 臺灣 …

該片定於2017年1月26日在俄羅斯上映[2][3]。而本片也是第四部擁有IMAX版本的俄羅斯電影。

劇情


故事線圍繞著負責軍事行動的上校Valentin Lebedev,他的女兒Yulia與外星人Hekon發展了一段浪漫的關係,而她以前的男朋友Artyom是主要的反派。

Hekon是先進技術的人形生物種族的代表,他到達地球做研究目的。他的太空船被流星雨所損壞。俄羅斯空軍誤將他的太空船當作其中一夥流星,並將其破壞,導致太空船墜毀在莫斯科的幾座建築物中,並殺死數百人。同一天Yulia和Artyom參加了觀星事件,Yulia的朋友Svetlana在看流星雨時遇害。
俄羅斯政府決定不與太空船進行接觸,並由它自行修理。著陸區被撤空和柵欄圍起,莫斯科安排了宵禁。同時,Yulia、Artyom和他的朋友Khariton、Ruslan和Piton潛入墜機現場調查外星人。在他們毆打外星人並導致他撞倒一座建築物後,他們在軍隊巡邏隊可能找到他們之前拿了他的裝甲。在另一天,Yulia再次偷偷救出外星人,把他安置到一個叫「Google」的書呆子同學,幫助外星人康復。在檢查他身體的同時,她注意到右手腕上形成一個操縱著水的手鐲。
介紹自己為「Hekon」的外星人最初對地球及其人民缺乏信心,但他告訴他們,正在尋找一種被稱為「Shilk」的設備,這個設備允許他通過太空旅行,而不會破壞他的身體。Shilk像太空船一樣,看來會吸水的。當他走出街頭尋找這個裝置時,警方卻把他誤認為吸毒者,把他送到派出所進行訊問。
同時,Artyom和他的朋友開車去通知Lebedev上校他們在車庫裡無意中發現外星人的裝甲。並且遇到對配給水而生氣的人群,因為太空船看來會吸收水來修復自己。Ruslan決定挑起人群成為一場無秩序的暴亂。當Artyom試圖說服人們停止暴動時,他被一名警察的指揮棒打傷,並被帶到警局,同時他忘了告訴Lebedev上校關於他的發現。
為了獲得Shilk,Yulia去看她的父親,她通知他懷孕了Hekon的孩子時,中斷了與他的軍官會面。她實際上說這樣做是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所以Hekon可以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科學家,把Shilk從容器裡取走,也因為她不高興父親在她母親去世後並沒有多花時間和她在一起。
Yulia透過電話打給Artyom承認了她對Hekon的真正感覺,而Artyom來到時與他的朋友們一起痛打了外星人。Hekon反擊,當Artyom的其中一個朋友試圖射擊Hekon時,後者使用Ruslan作為人盾。Artyom和他的一個朋友在警方逮捕他們前逃跑。他公布這個事件,以召集許多的支持者,組成一群人去攻擊Hekon的太空船,並報復Ruslan的死,他把外星人歸咎於此。儘管Piton最初支持,但有時表示懷疑Artyom的目的。
Artyom的一群人突破了一個警察路障,引發了其他幾台機器人裝甲出來打暴徒。Yulia和Hekon用一輛軍車穿過警察路障和暴徒,將他和Shilk帶回他們的船上,同時Artyom憤怒狂暴地使用了Hekon的裝甲。Hekon擊敗Artyom,但Artyom用一把掉下的軍用步槍射殺他和Yulia 。Lebedev上校感到悲傷,他跟隨幾個帶著Yulia和Hekon的步行裝甲去到太空船,在那裡的機器用水來護理Yulia的傷勢。太空船的電腦也回應了Lebedev關於Hekon觀察地球的使命的問題。
Yulia、她的父親,還有其他人都回到日常生活中,另一邊太空船出發離開並釋放了多餘的水。與此同時,Artyom被捕,大概被送往監獄。
在結尾,本片的寓意由Yulia說出:實情是一個來自很遠的外星人信任我們多於我們相信自己。

演員


艾琳娜·史塔薛包姆 飾 Yulia Lebedeva


亞歷山大·佩托洛夫 飾 Artyom


歐列格·米契可夫(英語:Oleg Menshikov) 飾 Colonel Valentin Lebedev


里諾爾·穆卡梅托夫 飾 Khakon/Khariton


製作


主要攝影於2015年11月開始[4]。電影以保密的方式在莫斯科取景拍攝,其中包括了俄羅斯聯邦國防部俄羅斯聯邦軍隊的參與。


反響


《異星引力》獲得了多家俄羅斯媒體的好評,包括《Afisha(英語:Afisha)》[5]、《Kommersant(英語:Kommersant)》[6]、《Mir Fantastiki(英語:Mir Fantastiki)》[7]、《KG-portal》[8]及《好萊塢報導[9]。Kritikanstvo.ru上的平均得分為67[10]


參考文獻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豆豆假期

豆豆假期
H:20181021W7早上凌晨00:50至0235在DIVA上演的影片。
維基百科介紹:
《豆豆假期》(Mr. Bean's Holiday)是根據英國同名電視喜劇拍攝的一套喜劇電影,羅溫·艾金森主演,電影於2007年3月30日在英國首映。

Quick facts: 官方網站, 臺灣…

豆豆假期
Mr. Bean's Holiday基本資料導演史蒂夫·賓得勒監製彼德·本納-鍾士 
添·比凡 
艾瑞克·費拿編劇羅溫·艾金森 
西敏·本尼 
哈米殊·麥高 
羅賓·戴力士高主演羅溫·艾金森 
愛瑪·迪·可力 
麥克斯鮑德卓 
卡瑞羅頓
威廉·達福
莊·胡雪福配樂侯活·古多製片商Working Title Films片長85分鐘產地 英國語言英語 
法語(附字幕)
俄語(附字幕)官方網站http://www.mrbeansholiday.net/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2007年3月30日
2007年3月22日
2007年4月5日
2007年6月1日
2007年7月27日發行商環球影業預算2500萬美元票房2.29億美元[1]前作與續作前作《豆豆秀》各地片名中國大陸憨豆先生的假期/憨豆的黃金周香港戇豆放大假臺灣豆豆假期

Close

介紹

豆豆假期是自1997年電視劇豆豆先生搬上電影螢幕後,第二部以電視劇《豆豆先生》為基礎的喜劇電影。

劇情

豆豆先生駕駛他的綠色mini汽車到一座教堂參加抽獎活動,用掛鎖把車鎖上後便進去參加抽獎。原先他的抽獎號碼是「616」,但叫到頭獎號碼是「919」。他失望地把抽獎券拋到小孩的玩具火車中,意外發現他的抽獎號碼倒過來是「919」,加上原本的「919」得主從缺。於是他拿著假號碼贏得了免費坎城之旅、一部索尼DCR-HC96攝影機和200歐元。
豆豆先生搭乘火車到達巴黎北站。他必須到達巴黎里昂車站轉車至坎城,於是他搭乘計程車前往。不過在他上車前那輛計程車已被其他的乘客乘坐走了,而他誤坐了另一輛計程車而不小心到了拉德芳斯區(法語:La Défense)新凱旋門。當他到達時,他利用地圖和壞掉不會動的指南針一路直行往南走去,途中害得交通大打結,還誤闖入正在接受媒體採訪的考森導演的鏡頭,最後終於回到巴黎里昂車站。他到達時,火車會在5分鐘後離開,他趁著空閒便到自動販賣機。他從領帶中取出金錢,但是領帶卻捲入了販賣機中。火車則被錯過了,無奈之下他只好目送列車離開。
等待過程中,他到藍色列車餐廳吃飯。在店內,他被餐廳經理推薦一道什錦海鮮拼盤,不懂法語的他只能說:「Oui !(中譯︰是)」,結果他發現來的是他最討厭的生冷食物(參見第二集關於他到高級餐廳對生牛肉的態度和反應)。於是他假裝把生蠔都吃下去了,但其實都接在餐廳圍巾內,並偷偷地將生蠔全都倒在隔壁桌一個女人手提袋中。服務生還提醒他別忘了吃螯蝦,於是他把整隻螯蝦連殼全部吃下去。用餐完畢後,當那女人要伸手拿出手提包中的行動電話時,卻被那些倒進去的生蠔嚇得驚聲尖叫,豆豆先生則趁著混亂空隙快步離去。
下一班車即將就要出發了,他在月台上請了一個正要上車的俄羅斯乘客Emil Dachevsky(卡瑞·羅頓飾)幫他拍攝一段他登上火車的影像。但每一次都有「事故」,例如踢翻Dachevsky放在地上的咖啡,或被其他物品遮擋等,但他堅持要一個完美的短片。等到終於拍完時,火車準備要離站了,而豆豆先生跳上車後,Emil Dachevsky卻來不及趕上車而被遠遠拋在後頭。
Emil Dachevsky在月台上追著火車,他兒子Stepan(麥克斯·鮑德卓飾)則隔著窗戶著急的在車內呼喊著爸爸。豆豆先生看見難過又無助的Stepan,對他表示同情和內疚。他想逗Stepan開心,但卻遭動作太過無厘頭而被Stepan痛毆。隨後,Stepan在火車到達下一站時下車。
豆豆先生看見一個醉漢徘徊在Stepan附近並打量著他,於是他下車去把他趕走。當他走回火車上後,卻發現Stepan拿走了他的攝影機,等他把攝影機拿回來時,火車已經駛離月台。他來不及上車,隨身行李也落在車上。他和Stepan在月台上等待時,氣得歇斯底里手足無措,旁邊的Stepan故意模仿他的動作,雖然他們不懂彼此的語言,但之間的友誼卻悄悄的發展。下一班火車來的時候,Stepan老爸Dachevsky正好在車上,但是火車沒有停下來。於是Dachevsky拿了一張紙卡寫下自己手機號碼貼著窗外,讓兒子與他通話。但他的手把最後的兩個數字擋住了,於是豆豆先生和Stepan決定嘗試撥打100種可能的電話號碼。他們在下一班火車來時,即時地跳上車,偏偏錢包和護照卻落在電話亭上,氣得豆豆先生一度昏厥。但因為身上沒有車票和補票的錢,碰上了列車長查票,發現沒票的兩人立馬將其趕下車。由於身無分文,Stepan不得不可憐委屈的向車站內乘客乞討零錢,豆豆見狀也如法炮製了起來,但卻引來站內保安人員驅趕。被追出站外的兩人,飢渴難耐之下選擇在市場賣藝,配合各種音樂演出,最後和Stepan成功地即興演出普契尼的歌劇「親愛的爸爸」後,終於賺到錢買巴士車票。但手上滿是食物的豆豆,卻不小心讓車票飛走了。經過接連的巧合讓票跑到千里之外,而豆豆先生也用單車追了上去。Stepan加入了同樣在市場內表演的一個搖滾樂團,並和他們一同踏上旅途。豆豆追到一個農場找回車票,卻白費心機,回來更發現自己的單車被莫名其妙出現的坦克車輾得破碎。
豆豆欲搭順風車,卻多次失敗,更受困於一間木屋內,但還是奇蹟地走出來,沿著山路漫無目的的走,最終體力不支而倒下。第二天,他一醒來,朦朧間看見一座古城,如人間仙境,還有一位美貌的小姐莎賓娜(愛瑪·迪·可力飾)。突然,出現了襲擊的坦克車和士兵,於是豆豆發揮了英雄救美的精神出來捨身救莎賓,卻擺了烏龍,誤入了一個拍攝戰爭片的片埸中。(事實上是在拍攝蔓越莓優格廣告)豆豆先生被強行換上士兵戲服後,剛好發現此片導演正是考森導演,豆豆拍戲時因為不專心使導演喊了兩次「cut」,最後讓導演撤換掉,此時豆豆發現自己的攝影機沒電,拿去充電時沒注意到那是劇組用於爆破的插座,而導演也被豆豆亂搞配電盤使得自己被爆破設施炸傷。
豆豆先生欲離開時,看見一台跟自己那台綠色mini一模一樣的車,頓時啞口無言,而開車的正是那位片場那位美麗的女演員莎賓娜。兩人結伴同行,一起朝坎城出發。途中在休息站裡遇上失蹤多時的Stepan,以及與Stepan同行的搖滾樂團,於是Stepan加入了豆豆他們的行列。後來他們連夜到坎城去。莎賓娜因為沒有休息,因而在駕駛時沉沉睡去。豆豆先生唯有幫莎賓駕駛,但自己很累,也想睡,所以豆豆想出各種方法防止自己睡著。不久,莎賓娜醒了,並發現自己到了坎城。豆豆先生欲駛進坎城市,發現車子需要加油,而莎賓娜去換衣服時,卻從電視新聞中意外發現豆豆是綁架小孩的通輯犯,自己則是共犯,莎賓娜氣沖沖的去質問豆豆,豆豆先生頓時啞口無言,莎賓娜雖然有點小生氣但卻也知道他是無辜的,順路一起到「坎城影展」場地找Stepan的爸爸去。豆豆先生和Stepan偷偷摸摸地進入了影城中,無意間,豆豆先生想到一個方法,把自己攝影機中所有拍攝下來的片段和播放的電影對換,暗中為莎賓娜對付她的無情導演考森。由於攝影機當機,瞬轉到Stephen對著鏡頭開心咧嘴大笑的照片,豆豆終於在最後關頭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怎料,豆豆的拍攝片段卻陰錯陽差的使全場觀眾大喝采,一瞬間搖身成為影壇新星。最後Stepan和Dachevsky在坎城影展中父子團聚,卡森導演被豆豆影響,改變了拍片風格,莎賓娜瞬間爆紅,被媒體爭相採訪,豆豆先生也找到他夢想中的沙灘,為全片畫下完美句點。

演員

羅溫·艾金森 飾 豆豆先生

愛瑪·迪·可力 飾 莎賓娜

麥克斯·鮑德卓(英語:Maxim Baldry) 飾 Stepan Dachevsky

威廉·達佛 飾 考森導演

尚·侯謝弗(英語:Jean Rochefort) 飾 藍色列車餐廳的服務生

卡瑞爾·羅登 飾 Emil Dachevsky

Catherine Hosmalin(英語:Catherine Hosmalin) 飾 查票員

厄賓·康瑟力耶(英語:Urbain Cancelier) 飾 公車司機

史帝芬·迪貝(英語:Stéphane Debac) 飾 交通管制員

茱莉·費里爾(英語:Julie Ferrier) 飾 The First AD

史蒂夫·佩姆伯頓飾 牧師

Lily Atkinson 飾 Lily

上映日期

2007年3月22日: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

2007年3月23日、3月24日:英國(預映)

2007年3月29日:澳大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德國、印尼、以色列、荷蘭、紐西蘭、葡萄牙、俄羅斯、泰國

2007年3月30日: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挪威、南非共和國、瑞典、英國、立陶宛、西班牙、法國

2007年4月3日:塞爾維亞

2007年4月4日:比利時

2007年4月5日:香港、黎巴嫩、墨西哥

2007年4月6日:巴西、義大利、冰島

2007年4月13日:波蘭

2007年5月12日:印度

2007年6月1日:台灣

2007年7月27日:中國大陸

2007年8月31日:美國

2007年9月28日:加拿大

2008年1月19日:日本

參考

^ Mr. Bean's Holiday (2007) - Box Office Mojo. www.boxofficemojo.com.

外部連結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老師嫁老大

老師嫁老大
H:20181020W6於緯來電影09:45至12:05上演,主演李國煌、范文芳。
維基百科介紹:
《老師嫁老大》(Ah Long Pte Ltd) 是新加坡導演梁智強執導,李國煌及范文芳主演,以幫派為題材的喜劇電影。由新加坡的新傳媒星霖電影、馬來西亞Double Vision及東方天歇電影聯合製作,全程在馬來西亞拍攝。這是 Double Vision 第一次製作的中文電影,也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第一次合作投資的電影。


Quick facts: 剪輯, 發行商 …

老師嫁老大基本資料導演梁智強監製陳佩然、袁再顯製片林建輝、鄒可立編劇梁智強、巫培雙、林貞貞主演范文芳
李國煌配樂黃金源攝影趙偉賢剪輯嚴文忠、黃振輝、甘志立製片商Double Vision
新傳媒星霖電影
東方天歇電影公司片長97 分鐘產地 新加坡語言華語粵語閩南語官方網站Ah Long PTE LTD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 新加坡:2008年2月7日
 馬來西亞:2008年3月12日發行商Golden Village
Double Vision

Close

簡介

本電影講述一個娘娘腔舞蹈老師和一個黑社會大姐大的故事。

劇情簡介

曾經在黑道中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陳軍,決定退出自己一手創立的龐大黑社會貸款組織(大耳窿)「少和幫」,毅然把這個稱霸新馬兩地的大耳窿集團交棒給其幫內愛徒女將立華手上。
外表男性化的立華,是個相當有遠見的組織領導人,她認為幫會若繼續採取暴力手段來向借貸人追收所欠貸款,幫會將很快就會被警方盯上而宣告瓦解。因此,立華在接棒上位後,便坐言起行,即刻在幫會裏展開一連串的革新行動。然而,這些改革卻招來陳軍暗地裏不滿。
方老師是一位舞蹈老師,個性雖然有一點娘娘腔,但為人熱心,樂於助人。在一次意外中邂逅立華,並因為立華母親的施壓和她幫會裏的助手皇帝、兵頭的威逼利誘,他在百般無奈之下,被逼迎娶了立華為妻,但是二人之間始終沒有深厚的夫妻感情。
青龍幫幫主知道陳軍對立華在幫會裏的行事作風頗有微言,便不懷好意的趁機挑撥離間,欲拉攏陳軍過去幫他。狡猾的陳軍表面上不接受其獻意,甚至故意與立華和好,然而少和幫的噩耗卻從此連二接三地發生……

主要演員

李國煌 - 方佐佐 [後被迫嫁給王立華,誤打誤撞成為少和幫決策人之一]


范文芳 - 王立華 [少和幫老大陳軍得力助手,後為少和幫老大,最後被判監禁10年]


劉謙益 - 陳軍 [少和幫前任老大,後因想做回老大,與洪青龍勾結陷害王立華,方佐佐,皇帝和兵頭,並殺害洪青龍,最後被判死刑]


林德榮 - 洪清龍 [青龍幫老大,最後被陳軍殺害]


黃國強 - 兵頭 [王立華得力助手,最後被判監禁8年]


陳家風 - 皇帝 [王立華得力助手,最後被判監禁8年]


黎明 - 立華母親


高藝 - 復仇少女 [曾經被少和幫搞得家破人亡,誓要向陳軍,王立華,皇帝,兵頭報滅門之仇](客串尾段)


外部連結

香港影庫上《老師嫁老大》的資料(繁體中文)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潛水鐘與蝴蝶

潛水鐘與蝴蝶
H:靠眼睛寫回憶錄,辛苦!
維基百科介紹:
《潛水鐘與蝴蝶》(法語: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2007年法國電影,由朱利安·許納貝執導。改編自尚-多明尼克·鮑比的同名回憶錄,由馬修·亞瑪希詮釋主人翁尚-多明尼克·鮑比,其他演員包括艾曼紐·瑟妮、瑪麗-喬絲·克羅傑(英語:Marie-Josée Croze)與麥斯·馮·西度。

Quick facts: 剪輯, 發行商 …

潛水鐘與蝴蝶
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

《潛水鐘與蝴蝶》英語海報

基本資料導演朱利安·許納貝監製凱斯琳·甘迺迪
強·奇里克編劇(回憶錄)尚-多明尼克·鮑比
(劇本)朗諾·哈伍德主演馬修·亞瑪希
艾曼紐·瑟妮
瑪麗-喬絲·克羅傑(英語:Marie-Josée Croze)
麥斯·馮·西度配樂保羅·坎特隆攝影亞努斯·卡明斯基剪輯茱麗葉·薇爾芬製片商(法國)百代電影公司片長112 分鐘產地法國電影語言法語
英語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2007年5月23日
 2007年8月10日
 2008年2月7日
 2008年2月22日發行商米拉麥克斯影業
二十世紀福斯

Close

《潛水鐘與蝴蝶》佳評如潮,導演朱利安·許納貝獲得2007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隨後影片橫掃多項影評人協會,另外榮獲第65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與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4項大獎提名。

劇情

影片片頭先以尚-多明尼克·鮑比的視角開起,敘述正值42歲壯年的鮑比突然全身中風陷入昏迷,在3個禮拜後甦醒,不過被診斷出得到閉鎖症候群(Locked-in Syndrome),全身癱瘓僅僅剩下左眼可以活動。不過鮑比的意識清楚,在語言治療師所研發的語言表達系統下,鮑比藉由眨眼的動作透露要表達的意思。由於鮑比在病發前為時尚雜誌《ELLE》的總編輯,他曾與出版社協議要出一本書,鮑比便因此透過眨眼的動作寫下一生的回憶錄。
劇情接著以鮑比的現況以及回憶交錯,描述著鮑比以往的風流韻事,與妻兒的互動,與父親的情深、與醫院治療師的互動情誼。
片尾鮑比完成了他的回憶錄,由妻子口述外界的反應評價。出版後第十天,鮑比與世長辭。

風格

《潛水鐘與蝴蝶》由朱利安·許納貝執導,亞努斯·卡明斯基攝影。影片以第一人稱視角構成,主要透過主角尚-多明尼克·鮑比的左眼呈現於鏡頭,因此會有眨眼以及視線模糊的效果存在,同時鮑比內心也會講話,但是外人聽不到。另外影片也會偶而呈現鮑比內心的渴望與幻想,高山、海灘、女人等,也因為這種呈現的方式,會使的觀眾與鮑比擁有同樣的感受。

角色

More information: 演員, 角色 …

演員角色簡介馬修·亞瑪希
Mathieu Amalric尚-多明尼克·鮑比
Jean-Dominique Bauby法國時尚雜誌《ELLE》總編輯,正值壯年卻罹患閉鎖症候群。以眨眼的方式寫下回憶錄《潛水鐘與蝴蝶》,出版後第十天,與世長辭。艾曼紐·瑟妮
Emmanuelle Seigner席琳·狄斯莫林
Céline Desmoulins鮑比的前妻,與鮑比育有一子兩女,深愛著鮑比,卻為著鮑比的風流個性傷心,在鮑比病倒時依然照顧著他。瑪麗-喬絲·克羅傑
Marie-Josée Croze漢席特·杜蘭
Henriette Durand語言治療師,幫助鮑比寫下回憶錄,與鮑比有相當多的互動。麥斯·馮·西度
Max von Sydow帕皮諾
Papinou鮑比的父親,高齡92歲,深愛著鮑比。

Close

製作

本片導演朱利安·許納貝受到了製片公司要求製作成英語電影的壓力,不過許納貝認為這部電影與英語表示效果並不好,因此學了法語而執導影片[1]。
最初主角鮑比的角色屬意由強尼·戴普飾演,不過剛好與戴普的《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檔期衝突,因而取消[1]。

評價

《潛水鐘與蝴蝶》佳評如潮,在影評權威網站爛番茄根據102篇的回覆獲得94%的新鮮度[2],另一網站Metacritic也有92分的高分[3],IMDb則有8.3的高分[4]。
《潛水鐘與蝴蝶》獲得影評人高度盛讚,其中以導演朱利安·許納貝的執導功力和男主角馬修·亞瑪希的演技獲得讚賞。

「今年最感人肺腑的影片!」-羅·盧曼尼克 (Lou Lumenick,《紐約郵報》[5])

「展現出美麗無畏的自由心靈。」-喬·摩根史騰 (Joe Morganstern,《華爾街日報》[6])

「即使五官癱瘓,但是自由的心靈卻可創造更大的奇蹟。」-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芝加哥太陽報》[7])

十大影片

《潛水鐘與蝴蝶》一片獲得多家媒體評選為2007年最佳十大影片之一。

冠軍-安·霍乃戴 (Ann Hornaday,《華盛頓郵報》)

冠軍-喬·摩根史騰 (Joe Morganstern,《華爾街日報》)

冠軍-凱文·庫斯特 (Kevin Crust,《洛杉磯時報》)

冠軍-凱爾·史密斯 (Kyle Smith,《紐約郵報》)

亞軍-甘迺迪·杜倫 (Kennedy Turan,《洛杉磯時報》)

亞軍-羅·盧曼尼克 (Lou Lumenick,《紐約郵報》)

亞軍-彼得·瑞納 (Peter Rainer,《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季軍-戴納·史帝文斯 (Dana Stevens,《石板雜誌》)

季軍-戴森·湯瑪士 (Desson Thomas,《華盛頓郵報》)

季軍-利安·萊西、瑞克·葛隆 (Liam Lacey and Rick Groen,《環球郵報》)

季軍-史黛芬妮·夏克瑞可 (Stephanie Zacharek,Salon.com)

季軍-史蒂芬·霍登 (Stephen Holden,《紐約時報》)

季軍-史蒂芬·立亞 (Steven Rea,《費城詢問報》)

第五名-泰·布爾 (Ty Burr,《波士頓全球報》)

第六名-葛倫·肯尼 (Glenn Kenny,《首映雜誌》)

第六名-詹姆斯·伯洛戴利 (James Berardinelli,ReelViews)

第七名-大衛·安森 (David Ansen,《新聞周刊》

第七名-利恩·羅德里奎茲 (Rene Rodriguez,《邁阿密先驅報》)

第七名-A·O·史考特 (A.O. Scott,《紐約時報》)

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