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抗細菌藥

抗細菌藥
維基百科介紹:
抗細菌藥(英語:antibacterial)也稱為「抗細菌劑」,是一類用於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1]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抗細菌藥也可簡稱為「抗菌藥」,包括抗生素(英語:antibiotic) 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所產生的具有抑制其它類微生物生長、生存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以及用化學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類似化合物。在定義上是一較廣的概念,包括抗細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以及對付其他微小病原之抗生素;但臨床實務中,抗生素常常是指抗細菌抗生素。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是使腸道正常菌群失調。[2]



抗細菌藥機理


用途


抗細菌藥最主要用於醫療方面,可以用來殺死細菌。


對抗在人或動物體內的致幹菌等病原體,可治療大多數細菌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等微生物感染導致的疾病


對於病毒朊毒體等結構簡單的病原體所引起的疾病沒有效用。


除了抗細菌性的感染外,某些抗細菌藥還具有抗腫瘤活性,用於腫瘤的化學治療


有些抗細菌藥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抗細菌藥除用於醫療,還應用於生物科學研究、農業畜牧業食品工業等方面。


在畜牧業和農業中非治療用途的抗細菌藥,稱為抗生素生長促進劑


製造方法


治癒肺結核吡嗪醯胺化學式


抗細菌藥的主要製造方法為發酵,也可以通過化學合成半合成的方法製造出來。 先採用適當的菌種,經輻射處理,選擇最具潛力的變異菌株,將其從試管轉移到燒瓶再到發酵槽,在溫度與通風控制的環境中培育,然後從培養基中分離、純化、析離成抗生素的結晶。經研判化學結構、藥理實驗與臨床試驗後,才告完成。

歷史


人類合成的第一種抗菌藥是磺胺,1932~1933年間德國病理與細菌學家格哈德·多馬克發現其具有體內抗菌活性,他因此獲得193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盤尼西林),是英國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於1928年偶然發現的,但當時並沒有提純出有效成分和分析化學結構。他從被黴菌汙染的葡萄球菌培養皿中,觀察到黴菌附近的細菌都無法生長,推測黴菌中可能有殺菌的物質,1929年,弗萊明將這個發現發表在《英國實驗病理學期刊》,但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39年,牛津大學的佛洛里(Howard Florey)和柴恩(Ernst Chain)想開發能醫療細菌感染的藥物,才在聯絡弗萊明取得菌株後,成功提純出青黴素。1939年至1940年酪毛黴素、盤尼西林及放線黴素先後被分離出,開創了抗生素的新紀元。弗萊明、佛洛里與柴恩因此於1945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3][4]

產生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電子顯微圖


分類


作為抗菌劑使用的抗生素有以下幾個主要類別:


β-內酰胺類抗生素

青黴素


頭孢菌素


非典型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四環素類抗生素


氯黴素(全合成抗生素)


另外,既不是微生物分泌物又不是其類似物的人工全合成抗菌劑有:

喹諾酮


磺胺類藥物


在不嚴格的情況下,有時候也把這兩類抗菌劑並稱為「抗生素」。

更多資訊: 第二代頭孢菌素, 中文名稱 …

更多資訊: 喹諾酮, 磺胺類 …

作用機理


抗生素等抗菌劑有抑菌或殺菌作用,但抗生素對微生物的作用具選擇性,依其作用,可分為廣效或是專一。主要是針對「細菌有而人(或其它高等動植物)沒有」的機制進行殺傷,有4大類作用機理:


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導致細菌在低滲透壓環境下溶脹破裂死亡,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哺乳動物的細胞沒有細胞壁,不受這類藥物的影響。


與細菌細胞膜相互作用,增強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打開膜上的離子通道,讓細菌內部的有用物質漏出菌體或電解質平衡失調而死。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桿菌肽等。


與細菌核糖體或其反應底物(如tRNAmRNA)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質合成——這意味着細胞存活所必需的結構蛋白和不能被合成。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環素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氯黴素等。


阻礙細菌脫氧核醣核酸複製轉錄,阻礙DNA複製將導致細菌細胞分裂繁殖受阻,阻礙DNA轉錄成mRNA則導致後續的mRNA翻譯合成蛋白的過程受阻。以這種方式作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劑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星)。


與細胞壁或細胞膜作用的兩類抗生素,是以破壞菌體完整性的方式殺死細菌,故可稱為殺菌劑(Bactericidal agent);另外兩類抗生素則是靠抑制細菌大分子合成的方式,阻斷其繁殖,故又可稱之為抑菌劑(Bacteriostatic agent)[7]

抗藥性


主條目:抗藥性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