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亞歷塞維奇

亞歷塞維奇
H:到金石堂書店,看二手時代是新書,2015諾貝爾得主亞歷塞奇的作品。特別蒐尋作者,也順便認識作者。
二手時代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969
二手時代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追蹤作者
出版社:貓頭鷹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出版日期:2016/12/10
目錄
參與者筆記

第一部.啟示錄的慰藉

街談巷語和廚房對談(1991—2001)

赤色裝潢中的十個故事

 專政之美和水泥中的蝴蝶之謎
  伊蓮娜•尤里耶夫娜•C,地區黨委第三書記,四十九歲

 兄弟和姐妹,劊子手、受害者和選民
  亞歷山大•波爾菲里耶維奇•沙爾皮羅,六十三歲,退休

 耳語和呐喊<還有狂喜
  瑪格麗特•柏格列比茨卡雅,醫生,五十七歲

 孤獨的紅色元帥和被遺忘的那三天革命
  謝爾蓋•費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一九二三~一九九一),蘇聯元帥
 
 回憶的施捨和理智的欲望
  伊戈爾•波格拉佐夫,八年級學生,十四歲

 另一種聖經和另一種信徒
  瓦西里•彼得羅維奇•Н,八十七歲,1922年加入共產黨

 火焰的殘酷與高尚的救贖
  齊梅良•吉納托夫,前線老兵,七十七歲

 苦難中的甜味和俄羅斯精神的焦點
  奧爾加•卡里莫娃,音樂家,四十九歲
  瑪麗亞•沃傑肖諾克,作家,五十七歲

 殺人者自稱替天行道的時代
  奧爾佳•В,測量師,二十四歲

 一面小紅旗和斧頭的微笑
  安娜•М-я,建築師,五十九歲

第二部.空虛的昧惑

街談巷語和廚房對談(2002—2012)

赤色裝潢之外的十個故事

 羅密歐與茱麗葉2.0──瑪格麗塔與阿布林法茲
  瑪格麗塔•K,亞美尼亞難民,四十一歲

 共產主義時代之後,他們立刻變成了另一種人
  柳德米拉•馬利克娃,技術員,四十七歲

 與幸福很相似的孤獨
  阿麗莎•紮×××勒爾,廣告經理,三十五歲

 想要殺死他們所有人,又為這個想法而恐懼
  可榭妮雅•佐洛托娃,大學生,二十二歲

 扎著辮子的老太婆和美麗的姑娘
  亞歷山大•拉斯柯維奇,軍人、企業家,移民,二十一~三十歲

 上帝把外人的不幸放在了你家門口
  拉夫尚,外勞,二十七歲
  佳芙哈爾•德魯拉葉娃,莫斯科塔吉克斯坦基金會主席、移民與法律中心主任

 生活就是婊子,白色小瓶中的一百克粉末
  塔瑪拉•蘇霍維伊,餐廳女侍應,二十九歲

 死者的清白和塵土的寂靜
  奧列西雅•尼古拉耶娃,下士警員,二十八歲

 狡猾的無知,以及由此產生的另類生活
  伊蓮娜•拉茲杜耶娃,女工,三十七歲

 勇氣,以及勇氣之後
  塔尼亞•庫列紹娃,大學生,二十一歲

附錄 大時代中的一個小人物

與娜塔莉雅‧伊格魯諾娃的訪談
 亞歷塞維奇:「社會主義過去了,而我們留在這裡。」
維基百科介紹:
斯維拉娜·亞歷珊卓娜·亞歷塞維奇(白俄羅斯語: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拉丁化: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1948年5月31日-),白俄羅斯女記者兼散文作家,2015年因「她那複述寫作法(英語:Polyphony (literature))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英勇樹立了一座紀念碑」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2]。她也是第一個獲得該獎的白俄羅斯人[3][4]。

生平 編輯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出生於蘇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斯坦尼斯拉夫(1962年改稱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父親為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父母二人都是鄉村教師,後來舉家遷往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她曾在幾個當地報紙任職記者,然後在明斯克為文學雜誌記者[5]。她敘述了職業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如美蘇冷戰,蘇聯阿富汗戰爭,蘇聯的秋天和車諾比核事故[6]。受到盧卡申科政權迫害後,她在2000年離開白俄羅斯。國際城市避難網絡提供她庇護所,接下來十年,她住在巴黎,哥德堡和柏林,在2011年搬回明斯克[7][8]。2015年10月8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9],書籍作品《車諾比的悲鳴》[10][11] 。

2013年,亞歷塞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圍最終決選名單。

主要作品 編輯

俄語原作[12]

U voyny – ne zhenskoye litso (War’s Unwomanly Face), Minsk: Mastatskaya litaratura, 1985.
Tsinkovye malchiki (Zinc-Covered Boys), Moscow: Molodaya Gvardiya, 1991.
Zacharovannye smertiu (Enchanted with Death), Moscow: Slovo, 1994. ISBN 5-85050-357-9
Chernobylskaya molitva (Voices from Chernobyl), Moscow: Ostozhye, 1997. ISBN 5-86095-088-8
Poslednie svideteli : sto nedetskikh kolybelnykh (The Last Witnesses: the Book of Unchildlike Stories), Moscow, Palmira, 2004, ISBN 5-94957-040-5 (first edition: Moscow: Molodaya Gvardiya, 1985)
Vremia sekond hend (Second-hand Time), Moscow: Vremia, 2013. ISBN 978-5-9691-1129-5
中文譯作[13][14]

《戰爭中沒有女性》 作者: [蘇] 阿列克茜葉維契 出版社: 崑崙出版社 叢書: 外國軍事文學譯叢 譯者: 呂寧思 出版年: 1985年9月1版北京1印 頁數: 259 定價: 1.30元人民幣
裝幀: 平裝 統一書號: 10282-4

《鋅皮娃娃兵》,高莽譯,2012,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108-3083-9。
《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2014,鳳凰出版社
《我還是想你,媽媽》,晴朗李寒譯,2015,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108-3893-4。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呂寧思譯,2015,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108-3913-9。根據莫斯科時代出版公司2013年版本譯出。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方祖芳、郭成業譯,2015,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360-7137-7。
《車諾比的悲鳴》,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方祖芳、郭成業譯,2011,泰電電業,馥林文化出版,ISBN 978-986-6076-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