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B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B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苦,痛苦及疼痛

苦,痛苦及疼痛
H:人因有苦,所以尋求解脱。因為苦難而尋求平安,因為痛苦而尋找宗教慰藉。疼痛找醫療止痛。所有的無形與有形,現在及未來面臨苦痛如同宗教所稱的「十八層地獄」及「地獄」,未來面對的苦難,嚇壞一堆人,最後「這些都不會發生」。讓我想起劉俠,筆名杏林子,由於身上的疾病而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輟學,病痛讓其寫作不輟,寫出受人歡迎的「生之歌」。「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和救贖性的死被稱為基督受難(the Passion),它是基督教神學關於救恩和贖罪教義的核心。」超脫苦難就能成為神。大陸作家史鐵生,「雖然身在“病”中,但始終筆耕不輟,常笑談日:“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人遇難事,常以俗話「化悲痛為力量」渡過難關。作家以病痛當創作泉源。宗教化死劫成教義和信仰。政治家化牢獄為攀高峯的起點。轉化成功成神讓人膜拜,不成功只能以悲苦的受難者啟迪後輩。
精衛(顧炎武):「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吋身,銜木到終古?」尼采(Nietzsche) 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有痛找心靈慰藉,有病治病,沒病的自娛。疼痛定義:「一個人說感到痛,這就是痛;他說痛仍在,痛就仍在。」只要一息尚存,讓其他嗜好轉移苦痛,化有形為無形,甚至消失。琦君的文章「下雨天,真好 !  」  一般人只要記住「活著真好!」所有苦難及病痛也只是零星及陪襯,這些磨難都會過去。「苦痛在身上,歡樂在腦中。」想不通的,如星漢燦爛第35集劇情的台詞「你我命苦,怪不得旁人。」20241225W3

網路資料
尼采(Nietzsche) 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一個受苦的人,如果悲觀了,就沒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沒有了與苦難抗爭的力量,結果是他將受到更大的苦。」 尼采,德國語文學家、哲學家、文化評論家。 1844 年生於普魯士的薩克森,兒時幾乎在充滿女性的環境中成長。

精衛
作者: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吋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信耶穌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獄
約翰福音3: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好使所有相信他的人,都得到永恆的生命。 好使所有相信他的人,都得到永恒的生命。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下雨天,真好          作者:琦君
一清早,掀開窗簾看看,窗上已撒滿了水珠。啊,好極了!又是個下雨天。雨連下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屋裡掛滿萬國旗似的溼衣服,牆壁地板都冒著溼氣,我也不抱怨。雨天總是把我帶到另一個處所,在那兒,我又可以重享歡樂的童年。那些有趣的好時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鍊子把它串起來,繞在手腕上。

維基百科
苦 (佛教) 編輯
佛教術語
苦(梵語:दुःख,羅馬化:duḥkha,巴利語:dukkha),佛教的知識,依五蘊受蘊中的苦受(有時翻譯為痛受),苦意義為痛苦、不安、不滿足、不喜歡等。依四聖諦中的苦聖諦,苦的意義為有漏洞。四聖諦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育主軸。

目次
梵文duḥkha,佛教的知識,依五蘊受蘊中的苦受(有時翻譯為痛受),苦意義為痛苦、不安、不滿足、不喜歡等。依四聖諦中的苦聖諦,苦的意義為有漏洞。四聖諦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育主軸。「苦受」與「苦聖諦」,苦的定義完全不一樣,如果依文解義混亂兩者,四聖諦就不能如實知見。

概論
外道(不依四聖諦)所說的苦,意思為苦難、不高興或痛苦。心生不滿是因心兜圈子,兜得無始無終,思想連續不斷,想過去、想未來、想現在,因而有如是煩惱。思想被不滿喚起,同時也與不滿一模一樣,經常重複的感到生活當中缺了什麼,總是有些地方不太對、不太夠,因此老是想要彌補缺陷、整頓現狀,以便多得到一點安樂。持續奮鬥和心事重重是很令人煩惱與痛苦的,人享樂時,害怕失去樂,而努力求取更多的樂,或想要把樂保住;人受苦時,想逃離苦;人又一直感到不滿,而使一切的活動無不始終含有不滿和痛苦的成分。

佛教四聖諦,指是不可推翻的真理。凡夫學習四諦時,尋伺世間外身及內身皆不離苦(不離有漏洞)。四聖諦中的苦聖諦,苦不是痛苦的意思,譬如樂受沒有痛苦,但也不離苦。依苦聖諦中行苦,行的意思是三世流遷,三世的意思是過去現在未來,流遷的意思是流動遷移。知見三世流遷的漏洞,就是知見行苦。知見一切世間人所建立的,都不離三世流遷,故又說「一切法所依」。

分類
苦在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分成三苦、八苦等。
三苦
行苦:「行」的意思是三世流遷,三世的意思是過去現在未來,流遷的意思是流動遷移。知(知道)見(實證)三世流遷的漏洞,就是知見行苦。知見一切世間人所建立的,都不離三世流遷,故又說「一切法所依」。凡夫知見行苦後,依行苦尋伺五蘊,目標是斷五蘊身見。外道認為三世流遷是常,生住壞是常,所以五蘊是無常。佛教聖弟子依四聖諦,知見三世流遷不離苦,生住壞不離苦,故此依三世流遷建立的五蘊,也都不離苦。

壞苦:「壞」的意思是前有今無,或變異。過去存在,現在消失;過去存在,現在變異。知(知道)見(實證)三世流遷的漏洞(行苦),依行苦知見「壞的漏洞」,如果不知行苦,是不能理解壞苦的。外道認為「世間一切都變壞」是常,所以世間一切皆是無常。佛教聖弟子依四聖諦,知見三世流遷不離苦,故此依三世流遷建立的生住壞不離苦,也都不離苦。

苦苦:「苦」的意思是有漏洞。苦聖諦的苦,也是依三世流遷建立,故名苦苦。縱使苦苦,但也無妨佛弟子依善知識(四聖諦)精進增上,不會誤墮四聖諦是常是無常困惑。

八苦

編輯

八苦是專門為「凡夫」初學人天乘四諦而建立,簡易入門,尋伺容易,解說依凡夫知見為宜。二乘及大乘聖佛弟子,依三苦次第深入。[1]它們是:

生苦,有生必有死,生是一切苦的起源。

老苦,眾生因衰老而造成的苦。

病苦,四大假合之身體,必然會得病。

死苦,世事無常,人必然會死亡,即使一生健康無病無災,也必然會經歷最大的無常——死亡。

愛別離苦,所愛、所欲,總有分別之日。

怨憎會苦,所憎,所怨,會面、往來,致使心生嗔怒、煎熬之苦。

求不得苦,欲求而得不到的苦。

五蘊熾盛苦。五蘊為:色、受、想、行、識。前七苦皆由五蘊領受、聚集,故稱五蘊熾盛苦,五蘊熾盛實為其餘七苦的根源[2]。

十一苦

編輯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把「苦」分為十一種(「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總結的說是「五取蘊即苦」[3]。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4]。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5]。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6]。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7]。

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8]。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9]。

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10]。

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11]。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12]。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13]。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14]。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15],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

八苦歸納為「五取蘊苦」,因為不知五蘊熾盛,或知五蘊熾盛但不知五蘊熾盛苦,無量苦隨無知不斷長養。

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是指的五蘊中的想蘊。無明四聖諦,不知苦聖諦,所以一切想皆困在三界六道流轉,不能解脫出離。外道(不依四聖諦)誤會指身軀死後投生的某個地方,也可以指此時此地某種業力狀況中止,另一種業力狀況生起的心境,感受到如同在某一輪迴道的痛苦,這種想法名「人我見」。

天道與苦

天道,是想蘊。

阿修羅道與苦

阿修羅,是指瞋。

凡夫初習於人天乘,尋伺依八苦,依凡夫想法譯義,方便入門:

一、生苦 ──依凡夫想法譯義,可以說是出生時所受之苦。

二、老苦 ── 依凡夫想法譯義,可以說是眾生衰老時所受之身心苦惱。老,五根漸漸毀壞而趨熟爛,肌肉萎縮,皮膚鬆垮,原來盛壯的色力日漸衰弱,身體彎曲,腳不聽使喚,身體粗重、氣息上揚、身體不穩,只能拄著拐杖走路,身心全面感受到老的痛苦。《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

三、病苦 ── 依凡夫想法譯義,可以說是生病時所受之苦惱。之所以為苦乃因「病」能損壞可愛安適的感受[17]。

四、死苦 ── 依凡夫想法譯義,可以說是五陰壞時,壽命盡時所受之苦[18]。死有三種,1. 自然死:少小死、青壯死、中年死、耄耋死、餓死、病死。2. 意外死。3. 未生即死:墮胎、死產、藥傷害、母橫死。

五、怨憎會苦 ──依凡夫想法譯義,可以說是怨仇憎惡之人事物聚集。有內有外,內者即三惡道報,外即刀杖等緣,如仇人、醜人、無緣人狹路相逢,無賴借貸,債主逼債,討厭的環境無力更換……等。《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六、愛別離苦 ── 依凡夫想法譯義,可以說是別離愛境,或與所愛者別離時所感受之苦,總說為生離死別。所別有二,一內二外,內者自身,六根不能像以前一樣聚合在一起,或與地、水、火、風、空、識界分離;外者所謂親戚眷屬及餘資生,別離六塵可愛境,如出國旅遊,倒數幾天,心情會不好[19]。

七、求不得苦 ── 依凡夫想法譯義,可以說是世間一切人物,心所樂求而不能得到滿足。所謂惡法求離不得,善法求欲不得;苦事求離不得,樂事求欲不得;三塗苦報求離不得,人天樂果求欲不得;刀杖之苦求離不得,資生眷屬求欲不得。

八、五蘊熾盛苦 ── 凡夫次第尋伺前七苦已,最後尋伺五蘊熾盛苦。一學習正見「五蘊定義」,依次第八正道五蘊,然後學習正見「熾盛原因」,最後依無間等尋伺「五蘊熾盛苦」。依四聖諦如實知見五蘊熾盛苦,能「斷五蘊身見」。

畜生道與苦

畜生即想蘊,無明四聖諦,追求淫慾。依外道想法譯義,說是畜生界沒有人類智慧。

餓鬼道與苦

餓鬼即想蘊,無明四聖諦,欲求永不滿足。依外道想法譯義,說是餓鬼很肚餓,怎樣吃也不會飽。

地獄道與苦

無明四聖諦,不知苦聖諦,想蘊一切想,皆住地獄,又名受苦,無量想故地獄無量;未斷五蘊身見,名住五圍山地獄;不知無間等(行苦),名住無間地獄,屬最底層地獄。依外道(不依四聖諦)想法譯義,說地獄是令人受罰痛楚的刑場,因為誤解了苦諦和苦受。

相關條目

編輯

佛教

四諦

五蘊

十二因緣

參考文獻

痛苦
痛苦(英語:suffering,pain)是構成情感現象負面效價(valence)的基本要素。痛苦的反面是快樂或幸福等。與個人對傷害或傷害威脅的感知有關[1]。

1939年9月,波蘭華沙,12歲的波蘭女孩卡齊米拉·米卡在她的姐姐安娜(14歲)旁邊,後者在德國空軍的空襲中喪生。
攝影師朱利安·布賴恩描述當時的情景:「當我們開車經過城鎮邊緣的一片小田地時,我們目睹了這場悲劇,這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幾分鐘。七名婦女一直在地里挖馬鈴薯──他們所在的地區沒有麵粉,他們急需食物。突然兩架德國飛機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向兩百碼外的一所小房子投下兩枚炸彈。房子裡的兩名婦女被炸死。挖馬鈴薯的人平躺著地面上,希望不被注意。轟炸機離開後,婦女們回到工作崗位。她們必須吃東西。
但納粹飛行員對他們的轟炸並不滿意。幾分鐘後,他們回來俯衝到離地面不到200英尺的地方,這次用機槍掃射。七名婦女中有兩名被殺。當我在給屍體拍照時,一個十歲的小女孩跑過來,站在一具遺體旁邊目瞪口呆。這個女人是她的姐姐。孩子從未見過死亡,不明白為什麼姐姐不再跟她說話⋯⋯

痛苦通常分類為肉體上的與精神上的:

肉體痛苦(physical suffering)的例子如:各種類型的疼痛,過熱,過冷,瘙癢,飢餓,口渴,噁心,空氣飢,睡眠剝奪[2]。

精神痛苦(mental suffering)的例子如:抑鬱、絕望、喪慟、悲傷、孤獨、心碎、厭惡、易激惹、憤怒、嫉妒、渴望、沮喪、煩悶、焦慮、恐懼、恐慌、羞恥、內疚、後悔、尷尬、羞辱、不安[3]。

痛苦可能有各種程度的強度,從輕微到無法忍受。持續時間長度和發生頻率的因素通常與強度因素相結合。受苦者或其他人對痛苦的態度可能有很大差異,這取決於它被認為是可以避免或不可避免、有用或無用、值得或不值得的。

苦在各種生物的生命中以多種方式發生,經常是戲劇性的。因此,人類活動的許多領域都與痛苦的某些方面有關。這些方面可能包括痛苦的性質、過程、起源和原因和意義、相關的個人、社會和文化行為[4]、治療、管理和使用。

痛苦與人類的意識有關,而且經常伴隨著過去的經驗。

造成痛苦的常見示例有:

需求和期望未滿足

失去摯愛、親友、寵物等重要人物

與社會群體的分離

來自外部的約束和限制

面對老化、疾病和疼痛等

字源
在漢語中,痛,是指肉體上的疼痛,而苦,則是來自於味覺上的苦澀感覺,將這兩種感覺結合,就形成痛苦這個詞。痛苦是一個概括性的形容語,肉體上產生的疼痛感受,可以稱為痛苦,而心靈上的煩惱掙扎,也可以稱為痛苦。

宗教對「苦」的詮釋

編輯

主條目:苦 (佛教)

參考資料

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英語:Misery index),一種總體經濟指標,於1970年代由亞瑟·奧肯發表,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等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總和。

其公式為: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眾對相同昇幅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衝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為公眾對溫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群眾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貨幣主義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急性疼痛管理
疼痛是一種很主觀的經驗感受,只要經歷過的人認為「有」,就是有疼痛的存在,往往無法客觀測量,而且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與描述也具有差異性。
臨床上常用的疼痛強度評估法有視覺類比表、數字等級量表、臉譜量表等;因病人的主訴是最具價值的疼痛評估方法,以數字量化疼痛強度,方便與病人溝通其疼痛程度,可供判斷止痛藥成效

「數字疼痛評估量表」是一種簡單又快速的評估方法,以0到10的數字量表,來評估疼痛感覺:1到3視為輕微疼痛、4到6為中度疼痛,7 以上則屬重度疼痛。「0」代表完全不痛,「10」代表最無法忍受的疼痛程度,由病患為自己的疼痛程度打分數,以便評估是否需要立即緩解疼痛。

良好的疼痛控制,可減少合併症發生,增進病患的舒適感,有助下床活動,使排氣順利,不會因臥床時間增加,而提高呼吸道、尿道感染及靜脈栓塞的危險性。
疼痛照護看這裡,面對疼痛不再怕!
您害怕疼痛嗎?您有長期疼痛的經驗嗎?依據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簡稱IASP)定義,疼痛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及情感的體驗,通常由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造成。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為提升癌症病人及非癌症慢性疼痛病人對疼痛治療及使用成癮性麻醉藥品之認知,委託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下稱奇美醫院),編撰出版「癌症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與「非癌慢性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之中、英文版手冊共4本,並公開於食藥署官網(路徑:首頁/出版品/圖書),提供民眾下載參考。

此4本手冊是委託奇美醫院邀集國內疼痛科、麻醉科、精神科、復健科、外科、泌尿外科、腫瘤科、胃腸科、放射科、緩和醫學科、中醫、藥學及護理等專家學者組成編撰小組,按癌症疼痛或慢性疼痛的原因、評量方法、照護的目標與策略、藥品及非藥品的治療、病人自我照護、及照護者的衛教等章節編撰而成。

癌症疼痛(下稱癌痛)係因癌症所引起的疼痛,不同的癌症可能有不同的疼痛原因及疼痛表現。因癌痛會同時影響人的身體、心理及人際支持力,因此在治療癌痛時,以緩解疼痛、恢復生活功能、提升生活品質為照護目標。「癌症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編撰常見的止痛方法,有腫瘤治療、神經阻斷術、復健(運動)治療、心理治療、止痛藥品治療及其他治療,並提供病人及其照護者,了解癌痛治療及自我照護方式。

非癌慢性疼痛(下稱慢性疼痛)係指超過3個月的非癌疼痛,其造成的原因較複雜,治療的策略應針對慢性疼痛形成的原因,以多面向照護方式,方能達到最佳療效。「非癌慢性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編撰國際上對慢性疼痛的標準照護模式,依病情治癒難易程度區分為四個階梯治療模式,第一階:由病人進行自我疼痛管理、第二階:加入非藥品治療、第三階:再加入非類鴉片藥品治療、第四階:跨領域團隊介入及使用類鴉片止痛劑。並提供病人自我身心照護方式,以及其家人和照護者了解疼痛照護資訊。

食藥署呼籲,如有疼痛問題應尋求醫師診治,積極找出病因,依照醫師指示正確服用藥品,並輔以多方式的止痛治療,有疑問時應向醫師或藥師尋求專業諮詢,這樣才能擺脫疼痛的困擾。食藥署出版這4本手冊,期盼能提供給患有癌症疼痛或非癌慢性疼痛的病人及其照護者參考運用,進而緩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及提升用藥安全。

身體的疼痛(pain)是由疾病、創傷、外在傷害性刺激,伴隨現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引起在知覺上或情緒上難受的、不愉快的感覺。疼痛是主觀性的,影響的範圍可為身體局部或整體,屬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活動。

疼痛一位婦女在抽血時的痛苦表情類型症狀、不愉快性[*]、痛苦、知覺、sensation perception[*]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神經內科。

出於臨床研究的需要,國際疼痛研究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將疼痛定義為「由真正存在或潛在的身體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舒服知覺和心理感覺」。[1][2]

疼痛是主觀的感覺,早於1968年疼痛處理專家馬戈·麥加費利首次提出一個在護理學界普遍使用的定義:「一個人說感到痛,這就是痛;他說痛仍在,痛就仍在。」(原文:Pain is whatever the experiencing person says it is, existing whenever he says it does.)[3][4]

身體疼痛是看醫生的主要原因;在美國,有一半看醫生的人是因為疼痛,是最普遍的原因。[5]疼痛也是大部分病患的症狀,可根據維持時間、強度、種類(如火燒、針刺感等)、位置等來診斷。通常疼痛會自然消退,或通過簡單的止痛處理後消退,這可稱作「急性」疼痛。但有時疼痛本身已是一種病患,如慢性疼痛。近年痛症引起了不同學科專家的關注,如藥理學、神經生物學、護理學、物理治療和心理學,並形成了疼痛管理這門在麻醉學、物理治療、神經學、精神科等專科之下的附屬專科[6]。

人體的痛覺神經有六種[需明示出處],但科學上紀錄有人無法感受痛楚,這種病是先天性無痛症,英文簡稱為「CIP」。

目次

用語區分

編輯

漢語中,痛與疼是近義詞;在語意上,痛的含義較廣泛,痛包含疼,且痛大於疼。「痛」較偏向慢性的、長久持續的、深入的、鈍挫的疼痛。「疼」則較偏向急性的、短暫間斷的、淺表的、熱灼的、開放發散的、尖銳的疼痛[7]。

身體的「疼痛」,是主觀、有意識的感覺。而「痛覺」,則指感受器、周圍神經系統、脊髓和腦受有害刺激而引起的無意識活動[8]。一般而言,痠、痛、乏的症狀與肌肉、軟組織損傷較有關,而麻、抽、脹的感受則多和神經病變較相關;神經痛及神經性疼痛則為例外情形。

分類

編輯

痛覺感受器受到化學、熱力或撞擊等可損傷身體組織的刺激就可能會產生疼痛。若神經系統由病患或損傷而受損,可引致神經痛症或神經性病變痛症[9]。由感受器受刺激和神經系統受損引起的疼痛是兩大主要疼痛發生機制,第三類是精神性疼痛,較為罕見。

其中,痛覺感受器引起的疼痛可細分為三種:[10]

表面軀體疼痛(或皮膚疼痛)由皮膚或身體表面組織受損而引起。由於皮膚痛覺感受器分布細密,所以其產生的痛覺明顯、位置明確但短暫。小傷口和輕度燒傷引起的疼痛屬此類。

深層軀體疼痛源自韌帶、腱、骨、血管或肌肉,由軀體痛覺感受器感應,其分布較疏,引起隱隱作痛的感覺,位置亦不明顯。扭傷、斷骨和肌膜疼痛症候群屬此類。

內臟疼痛源自身體的器官。內臟痛覺感受器的分布更疏,產生的痛感更不易定位,且可轉化為體腔壁痛、牽涉痛。

疼痛與疾病

編輯

疼痛是許多疾病的常見或主要症狀,如腦腫瘤的頭痛、冠心病發作時的胸痛,膽石症的膽絞痛和腹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癌性疼痛等。有些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如帶狀皰疹的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疼痛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還對人體中樞神經、循環、呼吸、內分泌、消化和自主神經等系統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是某些嚴重的、威脅生命的疾病症狀。[11]

參見

編輯

疼痛管理

疼痛治療不足

兒童疼痛管理

維基百科
杏林子 

臺灣作家

劉俠(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享壽60歲,中華民國作家。臺北市北投區北投國民小學畢業。據其自述,因家鄉在陝西省扶風縣杏林鎮,也為了紀念自己一輩子與醫院結下的「不解之緣」(因為杏林在漢語中可以指醫學界),故以「杏林子」為筆名。 中華民國代表作《生之歌》

杏林子1942年生於陝西省西安市,出生日期為農曆二月廿七(到台灣登記戶籍時誤記為公曆2月28日)。父親劉德銘為國軍軍人。1949年舉家隨國民政府遷到台灣。

杏林子在12歲時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依疾病的定義,稱為多關節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較適當)。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極為不便,使她因而對生命抱著消極的態度,直到16歲時因信仰基督教,在心靈上有了寄託,並且創立了伊甸基金會,幫助了許多人,由信仰中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和尊貴,漸漸改變了她對生命的看法,轉而充滿了樂觀與積極。

由於身上的疾病而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輟學,故此杏林子的最高學歷僅為「北投國小畢業」,杏林子初時甚為介意,但後來漸漸釋懷,因為這代表了「以後的學問都是自個兒修的」(《感謝玫瑰有刺》,九歌出版,1989年)。自此杏林子即通過函授學校及教育電台刻苦自學,她的母親亦總不辭勞苦的替她借書。函授學校的老師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報刊發表,鼓勵了她日後嘗試投稿。杏林子第一篇投稿獲刊登的文章是〈他與她〉,1961年前後刊於《中央日報》副刊。及後杏林子即不斷寫作,作品類型亦越見多樣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說、廣播劇、電視劇本、舞台劇本等,屢獲殊榮。
她的晚年在幾乎無法執筆的情況下,仍以口述方式寫作不輟,作品中充滿了求生的意志,足以激勵人心。
2003年2月7日凌晨,負責照顧的印尼籍看護工維娜由於工作性質長期無法獲得適當的休假,導致精神異常,杏林子遭其嚴重拉扯及傷害,緊急送三軍總醫院急救。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劉俠,本身的心肺功能就弱,加上突然身心受創,導致2月8日凌晨心室震顫,於4時41分離世。遺體於3月初火化,安葬於新北市宜城福音山。

杏林子逝世後,獲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頒令褒揚,全文如下:

“總統府國策顧問、作家劉俠,器識淵閎,襟懷澹定。雖幼罹罕見疾病,不良於行,然熱愛生命,困學自勵。以「杏林子」筆名發表「生之歌」、「生之頌」、「杏林小記」等勵志作品,立意精純,激勵人心;著作等身,享譽文壇。歷任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殘障聯盟理事長等職,推動身心障礙者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以公益為依歸,溥仁愛於大眾;關懷觸角廣及國際,拓展國民外交,尤足矜式。曾榮獲十大傑出女青年獎、國家文藝基金會散文獎、吳三連基金會社會服務獎等殊榮,實至名歸,群倫共仰。民國九十年,應聘總統府國策顧問,迭進嘉謨,獻替良多。綜其生平,致力文學創作,綻放心靈光彩;盡瘁公益,推愛及人;懿德高風,允垂世範。遽聞溘逝,曷勝軫念,應予明令褒揚,以彰馨德。

總統 陳水扁

行政院院長 游錫堃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十九日

維基百科
耶穌被釘十字架
耶穌被釘十字架(英語:Crucifixion of Jesus),耶穌被逮捕後以十字架處死的事件,一般認為發生在公元1世紀的猶太行省,最可能在公元30到33年之間。雖然歷史學家對這個事件的準確細節並沒有達成共識[1][2],但這個事件在《聖經》中正統的《四福音》皆有描述,在《新約書信》中有提及,而且也被其他古代資料證實,除了基督徒的資料以外,並也被異教徒的史料證實,學者多數認為這是一個歷史事件[3]。
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和救贖性的死被稱為基督受難(the Passion),它是基督教神學關於救恩和贖罪教義的核心。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北京人,中國當代作家,電影編劇,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
史鐵生年輕時就雙腿癱瘓,後又患上尿毒症,需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
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說集《命若琴弦》,散文集《我與地壇》《記憶與印象》《扶輪問路》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長篇隨筆《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及華語傳媒大獎2002年年度傑出成就獎。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天主教與基督教

天主教與基督教
H:「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教義上和信仰上最大的不同是基督教是因信稱義,憑恩典得救;天主教是憑功德赦罪得救。」,風俗民情信仰的了解,有助於人際關係。20230821W1

網路資料: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教義上和信仰上最大的不同是基督教是因信稱義,憑恩典得救;天主教是憑功德赦罪得救。 天主教的一切儀式和重要禮儀都一樣有功勞,使信徒可以減輕罪孽而得若干赦免,對他們的得救更有助益而已。

維基百科介紹:
天主教會
由教宗領導的基督教會,由拉丁教會和23個東方天主教會組成
天主教會(拉丁語:Ecclesia Catholica,希臘語:Καθολική Εκκλησία,意為「大公教會」),又稱天主教、公教會、公教,是基督宗教人數最多的宗派或教會,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4][5][6][7],故又稱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天主教、羅馬公教會、羅馬大公教會、羅馬公教。其與東正教、新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

關於不承認教宗無謬誤信條的天主教會,請見「舊天主教會」。

維基百科介紹:
基督教
信仰耶穌是神的兒子及人類救主的一神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起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以耶穌所傳揚福音及其事蹟節錄為《新約聖經》,並合併猶太教聖經(塔納赫)為《舊約聖經》,整合成《聖經》做為其宗教經典,其中以《新約聖經》為信徒的生活及行為指引[1][2],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現今亦與伊斯蘭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基督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或「基督信仰」稱之,而本文所指的基督教為「基督宗教」。

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比特幣

比特幣
H:生平只認識新台幣,其他虛擬貨幣不識,只當解釋名詞。外國有上億價值比特幣,因密碼丟失正在傷腦筋。一介平民還是用用新台幣就好,單純一點比較快樂!!
維基百科介紹:
比特幣(英語:Bitcoin[註 4],縮寫:BTC 或 XBT)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原始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6],比特幣由中本聰(網名)[註 5](Satoshi Nakamoto)於2008年10月31日發表論文[7],2009年1月3日,創世區塊誕生。在某些國家、央行、政府機關則將比特幣視為虛擬商品,而不認為是貨幣[8]。

快速預覽: 比特幣, 使用地區 ...

快速預覽: 「比特幣」的各地常用別名, 中國大陸 ...

任何人皆可參與比特幣活動,可以通過稱為挖礦的電腦運算來發行。比特幣協定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使用比特幣是透過私鑰作為數位簽章,允許個人直接支付給他人,與現金相同,不需經過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電子支付平台等第三方機構,從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流程以及受監管性的問題,任何使用者只要擁有可連線網際網路的數位裝置皆可使用。
但是由於比特幣區塊鏈在一定時間內能接受的交易量有限,約每10分鐘能接受最多2,500筆交易,交易手續費也會隨著比特幣交易量而波動,在2017年6月,小於1毫比特的交易,交易手續費已遠遠大於交易金額[9];在2017年12月,Steam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幣,理由是「交易費用高昂,且波動性大」,在2018年2月,平均交易手續費從2017年第四季度的34美元,下降至約1美元[10],而此問題,正在試圖以閃電網路之類的技術來解決,擴充比特幣一定時間內的交易量。2021年1月3日,比特幣交易價格升至34,800美元,為歷史新高。[11]。

基本概念

有觀點認為,比特幣的問世是人們憎恨商品經濟中國家主權貨幣超發、以及貨幣政策干預[12]、嚮往禮物經濟中社群共識貨幣自主的結果[13];比特幣的匯率是全球投資者增加或者減少的反應[14];而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可應用在各行各業[15]。
通常,首字母大寫的「Bitcoin」是指其所使用的比特幣技術與網路,而首字母小寫的「bitcoin」才是指貨幣本身[16]。比特幣也是區塊鏈支付系統和虛擬計價工具[17],由於其採用密碼技術來控制貨幣的生產和轉移,而沒有中央的發行機構,無法任意增發,交易在全球網路中執行,有特殊的隱秘性,加上不必經過第三方金融機構,因此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也成了非法交易的媒介。使用者利用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中的加密錢包軟體,無需任何銀行、信用卡、線上支付公司等中介機構,可隨時隨地在網路上直接交換物品、服務。 [18][19][20][21][22][23][24]根據劍橋大學2017年的研究,全球有多達580萬個加密錢包活躍使用者,其中大多數使用比特幣。[25]同時,有觀點認為,比特幣技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使用,使人類迎來了區塊鏈時代。[26][27]
作為記帳系統,比特幣不依賴中央機構發行新錢、維護交易,而是由區塊鏈完成,用數位加密演算法、全網抵禦51%算力攻擊保證資產與交易的安全。交易記錄以被全體網路電腦收錄維護,每筆交易的有效性都必須經過區塊鏈檢驗確認。[28]
作為記帳單位,比特幣的最小單位是 0.00000001 (一億分之一)比特幣,稱為「1聰」。如有必要,也可以修改協定將其分割為更小的單位,以保證其流通方便,區塊回報每產出21萬個區塊減半一次,周期大約為4年,最近一次減半在2020年5月12日[29],而此種收斂等比數列的和必然是有限的,到2140年時,將不再有新的比特幣產生,最終流通中的比特幣將總是略低於2100萬個。2019年5月12日時,比特幣總存量約17,695,512個,實際可流通的量還會因為私鑰遺失等因素更加減少。

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該概念在中本聰的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資料塊(稱為「區塊」,block)。新增的資料塊總能連結到上一個區塊,即整條區塊鏈的尾部。比特幣對等網路將所有的交易歷史都儲存在「區塊鏈」(blockchain)中,所以區塊鏈可以看作記錄著比特幣交易的帳本。區塊鏈是一群分散的使用者端節點,並由所有參與者組成的分散式資料庫,是對所有比特幣交易歷史的記錄[30]。中本聰預計,當資料量增大之後,使用者端希望這些資料並不全部儲存自己的節點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採用引入雜湊函式機制。這樣使用者端將能夠自動剔除掉那些自己永遠用不到的部分,比方說極為早期的一些比特幣交易記錄。中本聰創造了比特幣系統的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並附有一句「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而這句是當天泰晤士報的頭版文章標題。
確認一項交易的過程,是由解決一系列計算難題的工作量證明機制來實現的。工作量證明機制要求電腦的計算能力為某個有限值的情況下,需要運算一定的時間才能解決,這就使得攻擊者無法重寫、修改交易歷史,除非他能夠擁有相對比特幣對等網路系統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從而能以更快的速度產生區塊鏈(稱為"51%攻擊"[31])。工作量證明機制的難度由系統自動調節,所以新區塊的生成平均需時10分鐘。整個比特幣對等網路的節點都會自動檢測交易和區塊的有效性,並忽略任何違背規則的交易和區塊,比如那些產生錯誤數量的區塊,或多次發送同一份額比特幣的交易行為。
參與處理區塊的使用者端可以得到一定量新發行的比特幣,以及相關的交易手續費。為了得到這些新產生的比特幣,參與處理區塊的使用者端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計算力(為此社會有專業挖礦機替代電腦等其他低配的網路裝置),這個過程非常類似於開採礦業資源,因此中本聰將資料處理者命名為「礦工」,將資料處理活動稱之為「挖礦」。這些新產生出來的比特幣可以報償系統中的資料處理者,他們的計算工作為比特幣對等網路的正常運作提供保障。 有鑑於此,其他類似競爭幣(Altcoin)都是用了相同的理念去處理端間交易資料,只是在工作量證明機制上進行調整,如採用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32]和Scrypt演算法等。[33]
維基百科介紹:
虛擬貨幣大致上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
與實體貨幣無關,只可以在封閉的虛擬環境中使用,通常是網路遊戲,如魔獸世界 。
第二類
單向兌換,通常只可以在虛擬環境中使用,有時候也可以購買實體商品和服務,如飛行常客獎勵計劃、微軟積分、任天堂點數、Facebook Credits、Amazon Coin。
第三類
雙向兌換,有買入價和賣出價,跟「真」貨幣相同,包括由發行機構發行的,如第二人生的林登幣、可雙向兌換的遊戲幣……等等,以及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屬於此類,媒體多以"虛擬貨幣"一詞指稱,但加密貨幣只是虛擬貨幣中其中一個子類別而已。

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點傳師

點傳師
維基百科介紹:
點傳師,全稱代表點傳師,或稱經理,為一貫道中代表祖師傳教的傳教士,係一貫道第十八代祖師張天然所創制的職級。其中資深的點傳師在祖師或組線領導人授命後即為前人。[1]

沿革

第十七代祖師路中一掌道時教中職級有祖師、領長、代表師、壇主、辦事員、道子,代表師就是今天的點傳師,張天然掌道後,在民國25年(1936年)將名稱改為代表點傳師。次年成書的《一貫道疑問解答》已有載明此一名稱。根據張天然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元月所頒布的「暫定佛規」,張天然他本人對點傳師所下的定義是:「凡替老師點傳道法者,皆稱為點傳師」,即是替張天然分憂代勞的代理傳道之師,條件必須功德深厚,通達道義。該書已經將「代表點傳師」簡稱「點傳師」。

特色

點傳師必須要立有清口願,且必須「功德深厚,道理通達,人格高尚,志向堅定,身心雙修」,言行舉止也要可以讓道親效法。選拔點傳師的時候,會由所屬領導引薦、保命,並由祖師或祖師所委任放命者進行考察、提拔,通過者經放命儀式,立領命願後,才能正式成為點傳師。領命願中明列點傳師必須「以身許道、財法雙進、開荒布種,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擁有處理、應對「考驗」之權,甚至要做好赴死的準備。
點傳師若家境清寒,會由道場補助少許生活經費,但大部份多為無給職,還須視道場需求而奉獻自己的時間、心力與財物。教內相信,奉獻是點傳師「代天宣化」的「自行功德」,功果圓滿後可以在天上證得不同的品級。
鑒於點傳師為地方上道務的統籌經營者,故也稱為經理。一貫道道親一般在非道親面前都是如此稱呼點傳師。而資深的點傳師有時被稱為「老點傳師」,負責一方道務者成為「領導點傳師」或地方性的「前人」,統領單一組線(支派)道務責任者則被稱為「老前人」。前人或老前人都可能經由祖師「放命」來提拔資格相符的點傳師。外省籍點傳師在臺灣一貫道中基本上都被稱作前人。
隨著各地道務的拓展,各個組線也開始出現個別由領導者授命的地方前人,而資深的組線領導前人則被稱為老前人。

參見

一貫道#職級

張天然

參考書籍

張天然著,暫定佛規。


依據CC BY-SA 3.0 來自[1]的資料被使用。作者是 twikt.fandom 的編寫人們

此條目需要更多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3月24日)

^ 劉怡君,點傳師與前人。(正體中文)


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陀羅尼」功德利益 】
.
☸️ 十一面觀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的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光普照觀音。由於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十一面觀音菩薩的名號,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
.
☸️ 根據《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記載:「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欲令一切眾生無憂惱故,欲除一切眾生病故,為一切障難災怪惡夢欲除滅故,欲除一切橫病故,欲除一切諸噁心者令調柔故,欲除一切諸魔鬼障難不起故。」由此可知此神咒之廣大功德勢力。
.
☸️ 十一面觀音在六觀音之中,主救濟、破修羅道,給眾生以除病、滅罪,求福現世利益。總之為除惡向善,引導佛道之菩薩。關於觀音十一個頭面之寓義表徵,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藏傳佛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
.
☸️ 經中說持誦此《神咒經》,現世可得十種果報,或如《念誦儀軌經》說可得十種勝利。即離諸病、如來攝受等。經中還說可得臨終見佛、不墮地獄。不非命終,得生極樂世界四種功德。這些功德勝利,使十一面觀音信仰迅即播揚。
.
☸️ 據經文所載,十一面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從「百蓮華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受持此咒,即證無生法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清淨如法持誦,必可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感應,且獲得十種殊勝的利益:
.
一、身常無病。
二、諸佛攝受。
三、財寶衣食受用無盡。
四、能伏怨敵而無所畏。
五、能令眾生皆生慈心。
六、蠱毒鬼魅不能中傷。
七、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水不能溺。
九、火不能燒。
十、不受一切橫死。
.
☸️ 若能依教相應、如說修行,即能除滅重罪,所求如願,並積聚無量功德,由此可見本咒之大威神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面觀音陀羅尼」(藏傳大悲咒)】
.
納摩惹娜達拉雅雅 納摩阿里雅佳納
薩加拉貝勒佳納 尤哈拉佳雅達他加達雅
阿啦哈帝 桑雅桑布塔雅
納摩薩嚕哇達他加提唄阿拉哈達唄
桑雅桑布提唄 納摩阿里雅阿魯哇魯格帝
秀哇啦雅 布地薩埵哇雅
瑪哈薩埵哇雅 瑪哈加嚕尼加雅
達地雅他 嗡塔啦塔啦 基力基力吐露吐露
易笛威易笛加列加列 不啦加列不拉加列
固蘇美 固蘇瑪哇 壘 易利 密利 積地
作哈拉瑪巴納雅 娑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eBs01lIb0

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寶特瓶

寶特瓶
維基百科介紹:

寶特瓶,亦寫作保特瓶,在省港澳地區稱為膠樽,是一種常見的塑料瓶,其中「寶特」是英語「bottle」的音譯。PET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簡稱,為製造寶特瓶的原料


1967年,任職於杜邦公司的納桑尼爾·惠氏(Nathaniel Wyeth)著手開發能夠裝盛碳酸飲料的塑料瓶,寶特瓶即是其研發成果,杜邦公司於1973年取得寶特瓶的專利
寶特瓶具有韌性佳、質量輕、不透氣、耐等特點,為裝盛汽水果汁、碳酸飲料等之常用容器。但寶特瓶的耐熱性低,所以不能裝盛高溫液體,也應避免放置在烈日下及無空調內等高溫環境,而且寶特瓶使用後就該送去回收點。
現代社會大量製造及使用寶特瓶,但寶特瓶無法自然分解,所以如何處理寶特瓶垃圾的問題即成為現代社會所面臨的一大環保課題。由於寶特瓶可以回收再製與再利用,因此許多社會皆針對寶特瓶設有回收機制。

參見



塑料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
H:20180517W4<農曆四月初三>,到5月24日星期四<農曆初十>結束八天七夜。也是繼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之後的台灣奇蹟。
維基百科介紹: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為臺灣苗栗縣通霄地區白沙屯拱天宮信眾代代相傳之民間宗教儀式。在該儀式中,諸信眾及工作人員以徒步方式抬著媽祖神轎縱跨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等地區及橫渡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前往雲林北港朝天宮進香。隊伍神轎上除白沙屯媽祖外,還有來自苗栗縣後龍鎮南港里山邊媽祖宮的山邊媽祖共同乘轎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與「回宮日」為事先決定(信眾認為是由媽祖決定),每年天數、路線皆不固定,信眾相信全憑媽祖旨意、轎夫行轎前進。[1]

Quick facts: 登錄等級, 登錄類別 …

白沙屯媽祖進香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登錄等級重要民俗登錄類別民俗位置白沙屯拱天宮至北港朝天宮(行經路線不定)建成年代可溯及1863年之前舉辦時間不定官方網站白沙屯拱天宮官方網站

Close

歷史

咸豐晚年白沙屯居民有鑑於媽祖神像長年輪值奉祀於爐主家遲遲未有禮拜殿堂,村民倡議集資創建,於同治二年(1863年)建成白沙屯拱天宮,成為地方信仰中心。

1930年經一甲子的風雨剝蝕土埆結構已漸斜傾,有失禮神誠敬;地方信士提議,為使廟宇堅實穩固,改以磚石修建。

2003年首次舉辦白沙屯文化藝術季。

2008年8月4日苗栗縣政府將白沙屯媽祖進香登錄為苗栗縣文化資產。[2]

2011年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定白沙屯媽祖進香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3][4]

進香儀式

筊筶

拱天宮依循舊例每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筊筶定次年進香日期,啟駕、進火、回宮及相關儀式的時辰,大概在農曆一月至四月進香。每個時程都以三聖筊為主,非常慎重。

放頭旗

進香前三天放頭旗昭告四方為進香拉開序幕。

犒軍

地方民眾按例開始三天的沐浴齋戒,每天傍晚都必須前來犒軍,並持進香旗過爐藉以加強靈氣以求媽祖護佑,只要香期一到進香的人潮湧進白沙屯。

登轎

啟駕儀式開始時,眾人跪拜獻讀疏文稟告媽祖,時辰一到媽祖登轎安座,行轎至前殿等待出發。

起駕(出發)

後龍鎮南港地區的「山邊媽祖」出發前來拱天宮會合,共乘神轎一起到北港進香。出發當天廟裡廟外鑼鼓喧天,各地陣頭、廟宇皆前來送行,時刻一到頭旗步出廟門,神轎在層層人潮的簇擁下宛如一葉扁舟浩浩蕩蕩向北港出發。

選戲台

從拱天宮出發後,媽祖會帶領大家到白沙屯車站,利用轎子的擺動來選擇回鑾當天戲台的方位。

選分轎地點

當媽祖到新埔地區,依慣例會利用轎子的擺動在秋茂園選擇回鑾當天分轎時的地點以及方位(由四人轎分成白沙屯八人轎及山邊四人轎)

到北港

隊伍到達北港鎮郊,媽祖依往例會停駕「北辰派出所」等待各地信徒集結會後前進到達朝天宮,在人山人海信徒的高聲吶喊「進喔!進喔!」之中,傳統的犁轎儀式三進三退後衝進廟裡大殿安座。

拜天公

到北港當天下午三點,信徒在沐浴更衣休息之後,再度齊聚朝天宮舉行謝天祭禮,俗稱「拜天公」儀式,答謝上蒼及媽祖福蔭庇祐。

進火(刈火)

進火儀式又稱刈火(割火)是進香活動最重要的儀式。刈火儀式由朝天宮的住持法師主持,以朝天宮內終年不滅的光明燈引燃金紙到「萬年香火」爐中,誦唸楊枝淨水讚、大悲咒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進行佛教灑淨儀式同時執事不斷於萬年香火爐中燒金紙,再恭讀「吉祥文疏」以祈求聖母慈悲能夠庇祐植福,再以火勺掏引聖火到白沙屯的「火缸」中送入「香擔」,待住持法師在「香擔」貼上封條後,一路上引回白沙屯不得熄滅,這種火苗的遞引象徵媽祖的萬年香火流傳不絕光明不滅,而媽祖的靈力更藉由這一年一度的刈火儀式,達到法脈相傳永不退轉的意義。

回宮

回宮儀式當天媽祖返回通霄秋茂園旁的空地上,按慣例舉行換乘八抬大轎及搶頭香儀式,經過內島及白沙屯車站慣例停駕供信徒祭拜。家家戶戶煮點心、挑來飯擔慰勞辛苦的香燈腳。回宮時辰一到,頭旗香擔在眾勇士的護衛吶喊下首先衝入廟中,接著神轎在人潮的簇擁下!在進香旗的叮叮響中!在「進喔!進喔!」聲浪裡進入廟中,隨後關起廟門請出媽祖安座放下神龕紅色布幔。

遊莊遶境

進香回來第二天舉行遊莊遶境是由「黑面二媽」代勞,報馬仔、頭旗、陣頭、輦轎仔、各角頭神轎及二媽神轎,藉由遶境帶領大家對社區裡大街小巷一條一條的巡禮,在住民彼此的交流互動下,使整個社群意識更加的團結與融合。在遊莊巡視結束後就會舉行放兵儀式,在祭祀圈 (境)範圍安鎮五營旗以保四境平安。

開爐

進香回來的第十二天開爐,當打開神房布幔的一瞬間,睽違已久的媽祖容顏再度展現在信徒的眼前,在大家祭拜後從神龕裡取出火缸,把進香千辛萬苦所取回的香火一一添加於廟中的香爐中。最後火缸與頭旗再度被收起,信徒的進香旗請回家後也必須收起等待明年的進香,儀式結束後大家高興吃著湯圓表示進香的圓圓滿滿,整個進香活動到此才算圓滿落幕。

歷屆進香期程

2011年(辛卯年),農曆二月初三出發,三月初六回宮,八天七夜。

2012年(壬辰年),農曆正月二十齣發,正月二十八回宮,九天八夜。

2013年(癸巳年),農曆三月初十齣發,三月十九回宮,十天九夜。

2014年(甲午年),農曆二月廿一出發,三月初一回宮,十天九夜。

2015年(乙未年),農曆四月初五出發,四月十一回宮,七天六夜。

2016年(丙申年),農曆二月初八出發,二月十八回宮,十一天十夜。

2017年(丁酉年),農曆二月初一出發,二月十二回宮,十二天十一夜。

2018年(戊戌年),農曆四月初三出發,四月初十回宮,八天七夜。[5]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
https://www.shopback.com.tw/blog/taiwan-important-mazu-pilgrimage-activity/amp
媽祖遶境
長達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至今已舉行逾30年。進香路線橫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四個縣市,不僅被被Discovery(探索頻道)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盛事之一,更被行政院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無形文化資產」。每年都吸引數十萬甚至百萬人參與,場面十分浩大。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部落格的種類

部落格種類P
維基百科介紹:

提供網誌服務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


Blogger:為Google於2003年收購的部落格書寫和發布服務網站,歷史悠久。自訂性相當高,且無廣告。為最大部落格平台之一。


WordPress:為Automattic於2005年11月21日公開的部落格書寫和發布服務網站。自訂性相當高,且無廣告。為最大部落格平台之一。


Xanga:一個提供部落格代管服務的網站,服務包括攝影部落格,部落格及社交網路服務。


LiveJournal:在線專欄是歷史悠久的部落格網站,以開源、無廣告為特色,在各種平台中都有好用的客戶端。


中國大陸


新浪博客新浪提供的部落格服務,以名人部落格為特色。


搜狐博客搜狐提供的部落格。


Blogbus:中國大陸第一家Blog代管服務商(Blog Service Provider),也是首家商業運作、提供收費服務的中文Blog網站。


香港


U Blog:為香港經濟日報旗下U Lifestyle於2014年6月12日開設之部落格平台網站,致力提供一個自由免費平台,讓部落格分享旅遊、美容、飲食及其他各類優質生活相關體驗,促進生活資訊交流。


Mysinablog:香港新浪網提供的Blog服務。


Qooza網上日誌:許多香港年輕人愛用的部落格網站。


台灣


痞客邦:又名Pixnet,為城邦出版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經營。


Xuite日誌:支援繁簡體中文的部落格系統,為中華電信Hinet所經營。


yam天空部落:台灣的容量無上限免費空間網站,由yam蕃薯藤經營。


PCHome個人新聞台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旗下的Blog服務,自2000年啟用至今,歷史悠久。


今日新聞部落格今日新聞網提供的部落格服務,又稱為NowNews部落格。


中時部落格中時電子報提供的部落格服務。


優仕網部落格:優仕網提供的部落格服務。


udn部落格:由聯合新聞網經營的部落格服務,結合個人創作與社群交流特色的BSP平台。


艾比索直書部落格:由艾比索經營的部落格服務,直書、圖文版面、社群互動為其特色。


已經關閉


百度空間百度提供的部落格個人相簿集合,現已經關閉。


Windows Live Spaces:為Windows Live旗下的部落格書寫網站,原名MSN Spaces。2010年9月28日,微軟正式宣布終止Windows Live Spaces(共享空間)部落格服務,近3000萬原有帳戶將被遷移WordPress.com。而在中國大陸地區,存取WordPress.com存在不穩定現象,官方認可的遷移合作夥伴為新浪博客[來源請求]


網誌工具


b2evolution(英語:b2evolution):部落格寫作軟體,為部落格興起初期部落格工具B2的新版本。


Bloglines:提供免費的在線部落格管理與閱讀服務。


Bo-blog:同時支援簡繁體中文的部落格系統,基於PHP+MYSQL空間。


collablog:部落格系統軟體(PHP+MySQL),支援utf8、微格式、多用戶與共筆。


Drivel(英語:Drivel):LiveJournal客戶端的GNU/Linux版本,使用GNOME/Gtk+2.0。


exBlog:部落格寫作軟體。


F2blog:F2blog是以utf8編寫,有中文簡繁體及英文。


LifeType:以PHP及MySQL製作的部落格寫作軟體,原名pLog。


MovableType:部落格寫作軟體。


nirvana:nirvana是一個多用戶Blog程式,使用ASP開發。


Nooto:Nooto是一個多用戶Blog程式,使用Ruby on Rails開發。


Nucleus CMS(英語:Nucleus CMS):部落格寫作軟體


Performancing:Mozilla Firefox的外掛模組,方便用戶在本地寫作。


PJBlog:同時支援簡繁體中文的部落格系統,功能相當完整多元。


Semagic:LiveJournal客戶端的Windows版本。


Tatter Tools:部落格寫作軟體(PHP+MySQL)。


Textcube:部落格寫作軟體(PHP+MySQL)。


Typecho:部落格寫作軟體(PHP+MySQL)。


Technorati:著名的部落格搜尋網站。


WordPress:開源的部落格寫作軟體,有著相當多的外掛模組資源,可以方便地擴充功能自身功能(PHP+MySQL)。


Ghost:開源的部落格寫作軟體,小巧精悍,使用Markdown書寫(Node.js+SQLite)。


參考文獻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褒揚令

褒揚令
維基百科介紹
褒揚令,是中華民國政府依據法律表揚對國家有巨大貢獻之國民所發之正式文告;「褒揚」是法律行為,需依法定程序核定施行。


歷史


古中國歷代,對有功之人都制訂獎恤政策。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受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即提請參議院迅速通過《獎恤條例》、成立稽勳局,著手處理開國前先烈獎恤事宜。北京政府時,仍循例頒布悼恤令(優恤令)。

褒揚條件


1914年


褒揚令之法源,先是北洋政府於民國3年(1914年)3月11日大總統令制定公布的《褒揚條例》,其第一條規定,有下列行誼之一者得以褒揚[1]


行卓絕著聞鄉里者


婦女節烈貞操可以風世者


特著義行可稱揚者


耆年碩德爲鄉里矜式者


賑卹鄉族救濟貧困事狀昭著者


創興公益事業或捐助財產千元以上爲公益事業者


著述書籍製造器用於學術技藝有發明或改良之功者


提倡節儉及其他善良風俗化行鄉邑有事狀可稱舉者


年逾百歲者


1917年


民國6年(1917年)11月20日修正公布的《褒揚條例》,第一條規定,合於下列之一者由內務部呈請褒揚之[2]


孝行純篤


特著義行


盡心公益


有功藝術


碩德淑行


睦婣任卹


節烈婦女


年登百歲


1931年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褒揚條例 (民國20年)

內政部頒發的方幼祥褒揚令


立法院於民國20年(1931年)7月4日制定、國民政府7月11日公布的《褒揚條例》,允許褒揚德行優異(凡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足以保存固有之道德者)或熱心公益(凡創辦教育慈善及其他公益之事業,或因辦理此等事業而捐助款項者)者。[3]內政部審核受褒揚者之事實,擬具褒揚方法,呈請行政院轉呈國民政府行之。褒揚方法分為匾額與褒章。

1986年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褒揚條例 (民國75年)

俞大維褒揚令


目前的法條是民國75年(1986年)11月18日修正全文10條、11月28日總統修正公布的《褒揚條例》,[4]其第一條載明褒揚宗旨是:「為褒揚國民立德、立功、立言,貢獻國家,激勵當世,垂之史冊,昭示來茲,特制定本條例。」[5]
修正《褒揚條例》第二條規定: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依本條例褒揚之:[6]

致力國民革命大業,對國家民族有特殊貢獻者。


參預戡亂建國大計,應變有方,臨難不苟,卓著忠勤,具有勳績者。


執行國策,折衝壇坫,在外交或國際事務上有重大成就者。


興辦教育文化事業,發揚中華文化,具有特殊貢獻者。


冒險犯難,忠貞不拔,壯烈成仁者。


有重要學術貢獻及著述,為當世所推重者。


有重要發明,確屬有裨國計民生者。


德行崇劭,流風廣被,足以轉移習尚,為世楷模者。


團結僑胞,激勵愛國情操,有特殊事蹟者。


捐獻財物,熱心公益,績效昭著者。


其他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足堪褒揚者。


褒揚方式有明令褒揚以及題頒匾額,但明令褒揚對象限亡故者。[7]受褒揚者之事蹟,必須經由行政院會議通過。[8]法人團體受褒揚,僅能給予頒匾。[9]外國人合於條件,亦可褒揚。[10]

受褒揚者


更詳盡的列表見褒揚令列表


受中華民國政府褒揚者甚多,涵蓋政治、軍事、學術、教育、藝術等多方面。著名案例包括近代將領吳佩孚[11]、抗日殉職將領張自忠賴傳湘國共內戰國軍殉職將領邱清泉[12]喻英奇[13]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14]吳大猷[15]、抗日名將孫立人何應欽薛岳高志航日治時期台灣社運領袖蔣渭水、台灣作家賴和黨外運動前輩及民選臺北市長吳三連[16]高玉樹[17]、《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18]、殘障福利運動工作者劉俠[19]民主進步黨創黨元老黃信介[20]費希平[21]盧修一[22]、前立法院長梁肅戎[23]、前外交部長與駐美大使沈昌煥[24]、前銓敘部部長鄧傳楷[25]、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26]、前副總統謝東閔[27]、台灣布袋戲藝術家李天祿[28]黃海岱[29]、藝人鄧麗君[30]洪一峰[31]葛香亭[32]卓勝利鳳飛飛[33]、前總統蔣中正夫人宋美齡[34]、前總統蔣經國夫人蔣方良[35]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36]一貫道副理事長陳鴻珍[37]前人、前兄弟象總教練曾紀恩[38]等千餘人。華僑也有受到褒揚者:如以慈善工作著名的香港聞人顏玉瑩[39]在1977年因為參予台灣風災的賑濟,為第一道以華僑身分獲得的褒揚令。外國人受褒揚者有瑞士籍慈善工作者蒲敏道神父[40]及日本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41]及齊柏林等人。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Bixby

Bixby
維基百科介紹:
Bixby是由三星電子開發的虛擬助理軟體。使用者可以使用自然的對話與手機進行互動,完成搜尋資料、查詢天氣等許多服務。

Quick facts: 原作者, 開發者…

語言和國家可用性

目前,Bixby只提供韓語、英語及簡體中文三種版本。三星於2017年4月6日宣布,德語版本計劃於2017年第4季推出。

More information: 語言, 國家、地區 …

語言國家、地區狀態英文 美國可用韓語 大韓民國可用簡體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用(僅限國行版本手機)

Close

支援裝置

旗艦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

Galaxy S

三星Galaxy S8(包括S8+)

Galaxy Note

Samsung Galaxy Note FE(即將限量發行)

三星Galaxy Note 8

中檔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

Galaxy A

三星A7(2017)(僅供韓國用戶使用)[1]

三星Galaxy Tab A 8.0(2017)[2]

三星 Galaxy A8/A8+(2018)

參考文獻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危險性追緝

危險性追緝
H:20180226W1在CINEMAX於0045至0235上映。
Wiki介紹:
Black Snake Moan is a 2006 American drama film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Craig Brewer, and starring Samuel L. Jackson, Christina Ricci, and Justin Timberlake. The plot focuses on a Mississippi bluesman (Jackson) who holds a troubled local woman (Ricci) captive in his house in an attempt to cure her of her nymphomaniaafter finding her severely beaten on the side of a road.

Quick facts: Productioncompany, Box office …

The title of the film derives from the 1927 Blind Lemon Jeffersonsong. The film draws numerous references to the Mississippi Blues movement, not least in its title and soundtrack.

Plot

The film centers on two main characters: Lazarus Redd (Samuel L. Jackson), a deeply religious farmer and former bluesguitarist, and Rae Doole (Christina Ricci), a young sex addict. Lazarus' wife and his brother were having an affair, which has left him bitter and angry. Rae's boyfriend Ronnie Morgan (Justin Timberlake) leaves for deployment with the 196th Field Artillery Brigade, Tennessee National Guard, and in his absence, she indulges in bouts of promiscuityand drug use. During one of Rae's binges, Ronnie's friend Gill Morton (Michael Raymond-James) tries to take advantage of her. She laughs at his advances, comparing him unfavorably with another man, and he severely beats her. Believing she's dead, Gill dumps Rae and leaves her for dead in only a shirt and panties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and drives away.

Lazarus discovers Rae unconscious in the road the next morning and brings her home to nurse her back to health. Lazarus goes to see Tehronne (David Banner) – the man who Lazarus thought had beaten her – and learns of her promiscuity. Over the course of several days, Rae, delirious with fever, occasionally wakes up and tries to flee from Lazarus. He chains her to the radiator to keep her from running away. After Rae regains her wits, Lazarus announces that it is his spiritual duty to heal her of her sinful ways and refuses to release her until he does so. Rae makes several attempts to escape, and even briefly has sex with a teenage boy who helps out on Lazarus' farm.

She eventually comes to tolerate her position. Lazarus buys her a conservative dress to wear, plays the guitar for her, and feeds her home-cooked meals. Lazarus' pastor and close friend, R.L. (John Cothran, Jr.), visits Lazarus at his house and discovers that Lazarus is imprisoning Rae. The pastor tries to reason with Lazarus and the group shares a meal.

Meanwhile, Ronnie returns to town after being discharged from the National Guard due to his severe anxiety disorder. While searching for Rae, who has disappeared, he meets Gill, who informs him that Rae cheats on him whenever he is out of town. Ronnie attacks Gill, steals his truck, and continues searching for Rae.

In the morning, Lazarus frees Rae, having decided that he has no authority to pass judgment on her. Rae chooses to stay with Lazarus of her own will. Later, Rae and Lazarus take a trip into town, where Rae confronts her mother (Kim Richards) about the sexual abuseshe suffered at the hands of her mother's partner. Meanwhile, Lazarus has formed a budding romance with the local pharmacist, Angela (S. Epatha Merkerson). He plays a blues concert at a local bar, which Rae attends. Ronnie spots Rae and follows her to Lazarus' house. He confronts the pair with a pistol, but Lazarus talks him down and summons the pastor. Ronnie and Rae decide they are stronger together than apart and get married. While driving away, Ronnie suffers from a panic attack again and Rae begins to have one of her spells, but then they pull themselves together, and resolve to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Cast

Samuel L. Jackson as Lazarus ReddChristina Riccias Rae DooleJustin Timberlake as Ronnie MorganJohn Cothran, Jr. as R.L.S. Epatha Merkerson as AngelaDavid Banneras TehronneKim Richardsas Sandy DooleSon House(archive footage) as HimselfNeimus K. Williams as Lincoln JamesMichael Raymond-James as Gill MortonAdriane Lenoxas Rose WoodsLeonard L. Thomas as Deke WoodsJeff Pope as BatsonClare Grant as KellCharles "Skip" Pitts as Charlie

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還有機會說再見

還有機會說再見
H:20180211W7在2100至2305於Fox Movies上演。
維基百科介紹:
《還有機會說再見》(英語:Before I Fall)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美國青少年劇情片,由萊·羅索-楊恩(英語:Ry Russo-Young)執導,並改編自勞倫·奧利佛(英語:Lauren Oliver)於2010年所創作的同名小説(英語:Before I Fall)。電影由柔伊·德區、荷絲頓·塞奇(英語:Halston Sage)、洛根·米勒(英語:Logan Miller)、吉安·勞莉(英語:Kian Lawley)、珍妮佛·貝爾、迪亞哥·伯尼塔(英語:Diego Boneta)和愛琳娜·坎普里斯(英語:Elena Kampouris)擔綱主演。

Quick facts: 產地, 新加坡 …

還有機會說再見
Before I Fall

電影發行海報

基本資料導演萊·羅索-楊恩(英語:Ry Russo-Young)監製

麥特·卡普蘭布萊恩·羅賓斯(英語:Brian Robbins)喬納森·謝斯塔克

編劇瑪麗亞·梅根緹(英語:Maria Maggenti)原著《《還有機會說再見(英語:Before I Fall)》》
勞倫·奧利佛(英語:Lauren Oliver)作品主演

柔伊·德區荷絲頓·塞奇(英語:Halston Sage)洛根·米勒(英語:Logan Miller)吉安·勞莉(英語:Kian Lawley)珍妮佛·貝爾迪亞哥·伯尼塔(英語:Diego Boneta)愛琳娜·坎普里斯(英語:Elena Kampouris)

配樂亞當·泰勒攝影邁克爾・非莫尼亞里(英語:Michael Fimognari)剪輯喬·朗多埃製片商

Awesomeness影業(英語:AwesomenessTV)喬·謝斯塔克製作

片長99分鐘[1]產地美國語言英語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

2017年1月21日(日舞)2017年3月2日(新加坡)2017年3月3日(美國)2017年9月1日(臺灣)2017年10月26日(香港)

發行商開路影業預算$500萬美元[2]票房$1610萬美元[3]各地片名中國大陸忽然七日香港7刻時空臺灣還有機會說再見新加坡還有機會說再見

Close

2017年1月21日,電影在日舞影展首度上映,並於2017年3月3日由開路影業在美國影院上映。《還有機會說再見》在上映後收穫了影評人褒貶不一的評價,其全球票房收入逾1千500萬美元,而製片預算則逾500萬美元。根據《IndieWire(英語:IndieWire)》的查證,《還有機會說再見》是2017年其中一部最高票房的獨立電影[4]。

劇情

薩曼莎·金斯敦(柔伊·德區飾)在丘比特日(2月12日)醒來。她被她的朋友琳賽(荷絲頓·塞奇(英語:Halston Sage)飾)、阿莉(辛西亞·吳飾)和埃勒迪(梅達利翁·拉希米(英語:Medalion Rahimi)飾)拉起,埃勒迪取笑她在當晚將童貞給了其男友勞勃(吉安·勞莉(英語:Kian Lawley)飾)。在上課期間,薩曼莎收到了一朵玫瑰和一張不客氣的紙條,這是他男友送的。她還收到了一朵淡色玫瑰和一張紙條暗示送她禮物之人是肯特(洛根·米勒(英語:Logan Miller)飾)。他之後邀請她去派對。在午餐期間,一群女孩在取笑朱麗葉(愛琳娜·坎普里斯(英語:Elena Kampouris)飾),一名被他們視爲「神經病」的不合群女生。派對期間,朱麗葉出現,但貌似並未受到邀請。琳賽攔住她並打了她兩頓,朱麗葉因此流著眼淚離開。正當薩曼莎和她的朋友從派對開車回家時,車撞到一些東西並損毀,似乎殺了他們一行人。

薩曼莎再次從丘比特日醒來。她認爲昨晚發生的事情只是噩夢一場,薩曼莎繼續過著這一天並發現同樣的事情在發生,接著他們再次在離開派對後撞車。薩曼莎再一次從同一天醒來。她開始意識到自己陷入時間循環,並説服朋友留宿而不是去派對來嘗試避免意外發生。雖然避開了意外,然而他們之後發現當晚朱麗葉自殺。儘管避開了撞車事件,薩曼莎還是在同一天醒來。她認爲這場循環貌似不會被打破,開始對她身邊的每一個人生氣地作出回應,並對朋友和家人無禮。在派對時,她和勞勃發生了性關係,但對過程並不享受。薩曼莎跑進去肯特的房間並崩潰地哭泣。肯特找到她開始安慰她,並讓她繼續呆在其房間裏。

翌日,她蹺了課並與其妹妹共度。在派對時,薩曼莎親了肯特。她從禮堂聽到了琳賽和朱麗葉之間的打架聲,並在朱麗葉穿越森林時向她跑去。薩曼莎嘗試追上朱麗葉,然而卻跳向了琳賽的車前,這嚇到了薩曼莎並讓她意識到朱麗葉就是當天被撞到的東西。薩曼莎再次醒來,但是這時的她感到平靜和理解,並明白到她必須停止這場循環。她比第一次更友善和體貼來度過這天。她還與勞勃分手並告訴肯特她有一個「秘密」要向他傾訴。在派對時,薩曼莎告訴肯特她愛他。她再次嘗試拯救朱麗葉,而當朱麗葉嘗試跑去車前時,薩曼莎深信命運,並將朱麗葉推走,最終被汽車撞死並停止了整個循環。薩姆死後,其樂於助人的記憶以蒙太奇手法在腦中播放。茱莉亞深受觸動和感動,並向薩曼莎不朽的身體説道她救了她,然而薩曼莎的靈魂卻説不,是茱莉亞救了她。

角色
角色

角色列表來自IMDb[5]。

柔伊·德區 飾演 薩曼莎·金斯敦埃麗卡·特蘭姆雷 飾演 埃澤·金斯敦荷絲頓·塞奇(英語:Halston Sage) 飾演 琳賽·埃奇庫姆洛根·米勒(英語:Logan Miller) 飾演 肯特·麥克弗勒辛西亞·吳 飾演 阿莉·哈里斯吉安·勞莉(英語:Kian Lawley) 飾演 勞勃·科克蘭珍妮佛·貝爾 飾演 薩曼莎母親梅達利翁·拉希米(英語:Medalion Rahimi) 飾演 埃勒迪迪亞哥·伯尼塔(英語:Diego Boneta) 飾演 戴姆勒老師愛琳娜·坎普里斯(英語:Elena Kampouris) 飾演 朱麗葉·賽克斯麗芙·休森(英語:Liv Hewson) 飾演 安娜·卡圖舒尼古拉斯·利(英語:Nicholas Lea) 飾演 丹·金斯敦克萊爾·科利特(英語:Claire Corlett) 飾演 惡魔丘比特籮安·柯蒂斯 飾演 瑪麗安·賽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