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蟄居族

蟄居族Wiki
維基百科介紹:

隱蔽人士,俗稱繭居族、蟄居族、閉門族、家裡蹲,指人處於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地生活。「隱蔽」一般是指拒絕社交、參與社會的心理狀態,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定義為「由於各種因素,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長期未就學或工作接觸自家以外的生活空間之狀態」。澳洲精神疾病患者親朋協會的定義亦相近,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


日本隱蔽青年一例


「繭居族」一詞則是由英文cocooning翻譯過來,以該英文字來形容隱蔽一族是由一位美國趨勢預言家Faith Popcorn(英語:Faith Popcorn)在她的1992年著作《爆米花報告》(The Popcorn Report)首先提出。至於日本稱為「ひきこもり」或者「引き籠もり」(羅馬字:Hikikomori),由「引き」(Hiki)和「籠もる」(Komoru)兩部分組成,按字面解釋分別為「退隱、抽離」和「隱蔽、社會退縮」,即是日本蟄居問題,據稱人數有近百萬。他們大多只有出現肚子餓問題才偶然出門,平常是足不出戶,甚至有些嚴重者長達數年都如此,不過仍有少數隱蔽人士有出社會、運用網際網路工作。
在高度都市化的地區,社會經常給予青少年一些壓力,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敗、無用的。這些壓力有很多的來源。在填鴨式教育下,加上升學主義,他們覺得家長和社會施予不少壓力。有一些極端例子指出這種壓力自幼兒園時期便開始產生。另一方面,因為一些青年缺乏社交知識,不能在學校正常地進行學習和生活,即常稱的學校恐懼症,導致其在未成年甚至成年時期就使得自身厭惡一切社交活動,寧願待在家裡,認為這樣的行為可以避免自己與社會互動帶來的麻煩。即使是勉強畢業後,他們旋即遇上就業困難,多數只能找依靠不接觸人的兼職工作混口飯吃,入息不高,不敷支出;一部分則完全不嘗試就業,成為家人的累贅。部分則為已在穩定職場工作一段時間後,因適應不良,辭職後轉變而成。其他壓力來源包括長相(如過瘦)、學業或體能表現、財富以及種族

「隱蔽」徵兆


繭居族的成因是人們生活在終日疲於奔命的社會中,外在環境只帶來不安感及不確定感,所以大家會渴望尋找一個安全的殼或城堡來保護自己,加上當時市場推出各式的家居電器方便足不出戶的生活形態[1]。如青少年或成人之日常行為、生活模式及情緒出現有以下徵兆,顯現將受「隱蔽」問題困擾,包括:


個人動力

在社會上缺乏成功感及對人生前路感到迷惘


開始不喜歡/減少外出; 逗留家中,以電腦、電視、書本、睡眠或個人嗜好為伴


不想上學、不想工作,甚至對個人以往感興趣的事也提不起勁


對事容易有沮喪、無力感,喪失改變現狀的動力


課業嚴重退步或工作效率明顯衰退


人際交往

減少/害怕/拒絕與人交談及見面


對身邊的朋輩、家人和人事逐漸不關心,甚至不聞不問


開始過度沉迷網路交友或寵物


情緒

情緒低落以及不穩定,不會想要向別人表達個人感受及想法


在任何情境下試圖迴避一切具有積極意義的話題